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理財教育【首部曲】談錢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首部曲】 談錢:認識錢的價值

「爸爸沒有錢,不能買布丁,」保德信人壽副總經理吳昆倫帶兩歲的兒子在超商買東西的時候,都會刻意進行機會教育。今天孩子想要買布丁,但他就堅持不拿錢出來,他想讓小孩開始理解,「物品」是要透過「錢」的交換才能獲得。吳昆倫在金融業有十幾年的工作經驗,過去有很多機會服務有錢人。他看到很多讓人感慨的例子:父母很有錢,富二代卻因為無後顧之憂,往往遊手好閒,身邊所有的東西都是不勞而獲。到最後,父母氣得想把財產捐給基金會和慈善機構,卻又放不下沒有謀生能力,只有消費慾望的下一代……

「我一定要讓小孩懂得,爸媽不是永遠都有足夠的錢幫你買東西,」這是吳昆倫跟有錢人學到的重要一課。

這個時代,錢的概念非常抽象,一張張紙鈔,只是錢的一種。日常的交易透過信用卡、電腦鍵盤、手機,幾秒之內就完成。孩子若不知道這些過程,很容易就忽略了所有東西都必須付出代價的真理。

跟孩子好好談錢,是協助他們成為金錢主人最重要的第一步。原則是在生活當中,用具體的比喻,讓孩子正確理解金錢的價值。

根據孩子不同的年紀,用不同的熟悉事物做為換算基礎,可以更容易理解價值的差異。比方說,跟孩子形容,搭計程車,要付十瓶飲料的錢;但改搭捷運去玩,要付兩瓶飲料的錢。去餐廳吃一頓飯的錢,可以買一個很棒的玩具等。不論孩子幾歲,父母都可以透過五個天天都會發生的日常事物不斷練習。

1.付錢時:不管平常用現金或用悠遊卡付款,都可以告訴孩子只要買東西就要付錢。現金付出去只會愈來愈少;而悠遊卡這類的電子錢包,裡面的數字也代表錢,花掉也會變少,需要不斷儲值。

2.自動提款機提款後:可以讓孩子看提款存根,上面會記錄這次提了多少錢。試著跟孩子解釋,這些錢通常是怎麼花掉的。比方說,爸爸加油一次要一張千元大鈔;全家到餐廳用餐也要花一張千元大鈔;而參加一個夏令營,可能要五張千元大鈔等等。

3.收到信用卡帳單時:尤其是透過信用卡支付全家一起用餐或出遊的帳單,可以藉機提醒孩子上次帶阿公阿嬤出去吃飯的帳單寄來了,現在必須付出費用。並解釋若沒有付清帳款,就等於是跟銀行借錢,必須額外支付高額利息,還銀行更多錢。

4.外出用餐和購物時:可以和孩子一起仔細核對帳單,清點每項物品的價格。比方說在餐廳喝一杯可樂和在大賣場買一罐可樂的差價。在家裡吃飯可以省多少錢,什麼時候去餐廳用餐比較適合等。

5.當孩子問關於錢的問題時:讓孩子有機會體驗錢怎麼賺來,他們會更了解金錢得來不易,沒有付出勞力和腦力是不會有收穫的。當孩子問:「爸爸一個月賺多少?」「我們家房子多少錢?車子多少錢?」「班上的○○○有一個XXX元的玩具,我也想要……」家長常常簡單的以「小孩子不要問那麼多」,讓關於金錢和價值的討論中斷。事實上,這是一個最好的金錢價值機會教育。父母可以不必直接回答具體的數字,但可以透過舉例:「爸爸每個月的薪水要付你和弟弟的補習費、要付去旅行的費用……剩下的還要存起來等你長大唸書時用……」更大一點的孩子,譬如高年級或國中的孩子,可以和他們解釋家裡的房貸支出,讓孩子理解家裡的經濟負擔和收支必須平衡的正確概念。

和孩子談錢時,要掌握哪些原則?《不要成為兒女的提款機》作者納森?鄧肯(Nathan Dungan)提出,父母和孩子溝通金錢時,要兼顧的三大原則:

1.分享:教孩子金錢除了可以買到想要的東西,還能和更需要的人分享。

2.儲蓄:父母應該從小鼓勵孩子有計畫的存款,分享預做準備的好處。

3.適切的消費:很多孩子以為自己很擅長這一項,甚至把買東西當做一種社交活動和娛樂。但是父母應該引導孩子學會區分慾望和需求。

認識金錢背後的價值,才是好好談錢最重要的目的。

文章來源:
http://www.3ikids.com/jiazhangxuexiao/yuerzixun/2013-02-28/7205.html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小富苗 Copyright © 2011 Designed by Ipietoon Blogger Template and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