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連陪孩子的時間都沒有,你成功個啥啊?(強烈推薦)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 01 -

每次看到成功人士巡迴演講或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畢生經歷都獻給了我的工作,我都沒有時間陪伴我的家人和小孩。”

好感人吶……請問,我能抽你兩耳光嗎?

中國真是個奇怪的民族,我們重視家族、重視血緣、重視宗親,但很多時候,又在潛意識裡崇尚為了出人頭地而六親不認。不帶小孩、不理親情,不僅不受批判,反而成了成功人士炫耀自己受了多大委屈和犧牲的資本。

看看西方,哪怕是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時不時會秀秀天倫之樂,歐巴馬談起自己的女兒時,臉上洋溢的幸福不亞於當上總統的那一剎那。

圖來自 theatlantic 

我是一個非常狹隘的人,在我看來,所謂成功,就是你身邊的人,因為有你,而感到快樂。倘若你贏得了天下,而輸了家人,那你的成功,不過是一場泡沫。

納爾遜·曼德拉聖人吧?英雄吧?但他的傳記《曼德拉的禮物》裡說,曼德拉所有溫暖笑容,只會給陌生人,對家人、對子女,他板著臉孔、漠不關心,曼德拉直接說,親切是可以裝出來的。

如果不能說聖人的壞話,我就什麼也不說了……

- 02 -

我認識一位外企女強人,非常上進,讀MBA、EMBA,職場上節節高升,風頭無二。而她的小孩,長期寄養在內地,由爺爺奶奶照看。

如今孩子9歲了,多年來保持母子二人一年見一次的頻率。她以為自己是聖誕老人嘛?
我採訪過不少名人,藝術家、攝影師、藝人,問及什麼時候陪小孩,其中一些人給出的答案是:沒空陪小孩,孩子還小,懂什麼,我現在努力打拼,多賺點錢,給孩子打基礎,也是為了孩子的將來好。

但他們知道孩子們怎麼說嗎,我們做過幾次調查,孩子們的心聲是: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們不那麼成功,我不要昂貴玩具和高價培訓班,我只要你們陪我。

暢銷了好幾年的育兒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有句話我深刻認同:不親自帶自己的孩子就是瀆職。

在中國,不負責的父母輿論環境真是太寬鬆了,以工作忙為由,把孩子堂而皇之推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請個保姆替代自己來帶。

相關調查顯示:文化程度越高的父母,自己帶孩子的比例越低;經濟狀況越好的父母,自己帶孩子的比例越低。

而隔代帶小孩,成功率不高於30%,因為祖父母輩帶小孩,用的大多是傳統方式,以撒謊敷衍小孩;用“小心點”“不要去”等口頭禪妨礙小孩的創造力和冒險精神;貪小便宜;當著孩子的面講孩子父母的壞話等……

中國文化里,過多強調生育是一種權利,甚至是一種義務(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忘了最最重要的一點,生育是一種責任。在你不能確定可以給孩子足夠的時間陪伴時,請不要草率地生下孩子。《窮爸爸、富爸爸》裡就有一句,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

當然,不是說,夫妻一方必須辭職全職帶小孩,這在中國也不現實。但當父母的,有沒有竭儘自己所能,給孩子最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呢?雙方都要上班的情況下,有沒有把下班後的時間、整個週末拿來陪小孩,關注他想做的事,帶他一起去認識世界、享受人生呢?


圖來自巴乔爱吃糖

我總以為,衡量你是否在意一個人,最顯要的參數,不是金錢,而是時間。對於一個人而言,時間比金錢可有限多了,你口口聲聲說愛孩子,願意為孩子去死,但是你連每天幾小時的親密相處都保證不了,你愛個屁啊!

- 03 -

我一個朋友,成天跟我抱怨,孩子跟他不親,就愛自己外公外婆。她每次都能準確收穫我的謾罵,我說你純粹是咎由自取,你自己陪孩子的時間不夠,和老婆到處去旅遊不帶孩子去,在家也是打電玩不理孩子,你不付出光想要結果,想得美!

孩子才是研究大人的專家,誰對他有誠意,人家一目了然。

很多人又說了,我忙啊,我沒空啊,有好多會要開、好多應酬推不掉……忙是不在意一個人、一件事的藉口,沒有任何一份工作能把人24個小時都賠進去,只有重視與不重視。如果你把孩子當成最重要的會議,再忙都能抽出時間。

家庭教育和心理專家都指出,孩子0到12歲,尤其0到3歲之間,是成長的關鍵時期,父母不應與孩子分離,不要以任何藉口和孩子兩地分居,或者放在身邊也置之不理。

能否跟父母尤其母親建立親密的依戀關係,關乎孩子一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建立。教育專家公認的一點是,孩子0到3歲跟父母相處一分鐘,頂得上之後跟父母一年。所以,請別說那種“孩子還小,誰陪都一樣”的蠢話了好嘛?

我們怎能以自己要多做點正事、實現自己的價值為理由,讓自己的孩子,希望父母多陪陪自己都變成奢望,那我們還算人嗎?

所以,每一位父母,你有做出為了孩子捨棄職場晉升、犧牲休息時間、犧牲自我實現這種覺悟麼?

我身邊很多朋友,因為不想因為孩子而降低生活質量,沒做好為孩子犧牲自由的準備,就決定不要孩子。我覺得這樣的父母,比生了不養的父母,更負責。


取文自陳安之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要想孩子有出息,這4樣東西趕緊扔掉!越快越好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這兩天趁著天氣好,我在家裡搞了一次大掃除。不收拾不知道,這一收拾才發現,大寶這些年來買的玩具都可以拿去賣了。

就拿他喜歡的玩具車來說,上電池的,充電的,遙控的,推土機,大卡車什麼的應有盡有,就連平時不太用的蠟筆也有2套,還有一堆的橡皮擦、削鉛筆機、圖畫本…… 甚至有很多連包裝都沒拆!

一打聽才知道,很多家庭都是類似的情況:孩子要就買了,不知不覺就買了很多。東西太多就索性收起來,經常就是一年都不會打開一次。

父母都這樣,恨不得把能給的都給孩子,以為這是對孩子好,是愛孩子。其實,教育也講究“ 多則惑,少則明 ”。這4樣東西,孩子越少越容易有出息!



01 玩具

有次去表姐家,看見外甥女坐在地上玩玩具,剛進門時她在給芭比娃娃換衣服,衣服還沒穿好,就拿起了魔術方塊……表姐讓她帶弟弟一起玩,沒想到兒子剛玩積木,外甥女也過來玩積木;兒子玩魔術方塊,她一把搶過來要玩……

一旁表姐覺得很不好意思,過去跟外甥女說:“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讓他先選。”但沒什麼效果,只要大寶玩什麼,她就想玩什麼。表姐生氣極了:“你怎麼這麼貪心,吃著碗裡還看著鍋裡的!”外甥女哇地一聲哭了!

其實,小姑娘並不是貪心,而是選擇比較多的時候,她就很難從這些玩具裡得到100%的快樂。比如,她在玩魔術方塊的時候,心裡想著,等會我去玩積木吧;玩積木的時候又想著,給芭比娃娃梳頭髮好像也很有趣……

選擇越多,以至於她沒法全身心的享受玩具帶來的歡樂,幸福感反而在降低。

美國學者建議玩具不要超過5個。每種類型一個就好,比如畫筆、口琴、遙控車等等,每次只讓孩子玩一次,讓玩具的價值得到最大化表現。

02 鞋子

我們小的時候,家境不太好,每年只有過年時才能換上新鞋,過了幾天還得把鞋洗好包起來,明年繼續穿。正是因為這份小小的遺憾,當我們有孩子以後,就不願再虧待他。凡是孩子喜歡的衣服、鞋子,只要穿起來合適,就一定會買下來。

其實不管你有沒有錢,都不應該給孩子買太多鞋子。因為鞋子越多,對孩子的大腦的開發反而越不利。為什麼這麼說呢?

鞋子多了,孩子出門前感覺這雙鞋可以,那雙鞋穿起來好像也可以,結果這個試到那個。選擇多了顧慮自然也就多了,從而養成優柔寡斷的性格,處理事情不果斷,對男孩來說這更是致命的缺點。

鞋子少了,孩子就會琢磨怎麼搭配,聰明的腦袋瓜就這麼不經意的培養起來了。而且,鞋子少,孩子也會更加愛惜。

建議各位家長,鞋架上孩子的鞋不要超過3雙。買衣服的時候可以帶上孩子一起,問問他的意見,讓他多多思考;等換季的時候,再換3雙鞋。

衣服也是同理,同個季節的不要買太多!

03 惡習

大寶班上舉行秋遊,我跟大部分家長一樣提前幫孩子準備好要帶的物品,過程中還要一邊背著所有的東西,一邊注意孩子的情況。 

中午吃飯時的一個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

同一組的孩子,不管男女全部都是家長一樣一樣把吃的東西準備好,遞給孩子,而孩子們則自顧自己埋頭苦吃。只有一個小男孩,不僅自己背著小書包,坐下來也是自己拿吃的,還不時遞給媽媽,也會把自己的便當分享給在座的其他人……

對比之下,差距太明顯。

現在的孩子雖然生活和教育條件都大大提高,但是身上的惡習卻只增不減,懶惰、自私、無禮……成了大部分人的標籤。

相反的,知禮、懂分享、孝順、自立等等這樣美好的品質,卻難得一見。



不要以為小小的惡習不會有大的影響,孩子只要學習好就好了。殊不知,決定一個人未來的,就是那些不起眼的品質和習慣,成績永遠都是錦上添花的存在。

子曰:不知禮,無以立也。惡習越少說明孩子越優秀,這種優秀不是簡單的會做題,能拿高分,而是真正立足於社會的優良品質。

04 損友

對於孩子來說,朋友就是能夠跟自己一起玩耍,一起學習的人。友誼在他們的成長當中是尤其重要的,不僅可以讓孩子免於孤單,培養自身的交際能力,更有可能決定孩子成長的方向。

這話怎麼說呢?

好的朋友會在學習上幫助你,當你遇到困難也會和你一起解決。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積極向上的能量,也會像陽光一樣籠罩你,讓你也變得溫暖樂觀。

同理,如果朋友總是負能量滿滿,甚至有很多缺點,長久在一起,你也不可倖免。

這樣的朋友就是損友,不思進取,貪婪成性,自私自利的可以都算在列。孩子身邊這樣的朋友多了,就會沾染上不良的習性,很有可能就在“朋友”的帶領下,一點點變成跟他們一樣的人。

放學後,或三五成群,或兩兩相伴,很多自己一個人不敢干或者不能做的事,有了朋友就變得容易多了。哪怕孩子本身不敢,朋友只要稍加“鼓勵”,就能擁有無限的勇氣。

很多青少年違法犯罪,都​​是錯交了“朋友”,在他們的唆使下,一步步走向深淵。

所以,朋友可以多一點,損友就算了吧!一個不好的朋友,是孩子誤入歧途最可能的方式。孩子想要有出息,一定要遠離損友。

“多則惑,少則明”,我們在給孩子提供物質的時候,應遵循少而精的原則。同樣的,孩子的品格培養亦是如此。

每一樣物品都物盡其用,發揮它最大的用處,這樣給孩子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才會更多。

取文自家長樹…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小富苗 Copyright © 2011 Designed by Ipietoon Blogger Template and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