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徐佳瑩:我雖然醒得很慢,但好險我開始存錢了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我身騎白馬,走三關,我改換素衣,回中原⋯⋯」當徐佳瑩邊唱邊走進《超級星光大道》舞台的那一刻,她那嘹喨、充滿情感的聲音,就深深的打動人心,不僅在2008年拿下冠軍,也因大受歌迷歡迎而能每1年就出1張專輯,2010年更同時入圍金曲獎6項大獎,一舉奪下最佳新人獎,唱作俱佳的實力備受肯定。

出道5年裡,徐佳瑩又是拿冠軍、得獎、出專輯,又開了不少場演唱會,收入大幅飆升。但工作上的快速成功,卻造成生活與金錢上的失速失序,所以問起她 的存款,竟不到10萬元。可是,正在學記帳的她,已立下目標,要在2年內存到300萬元、在台北買房和父母一起住。但這位創意滿滿、偶爾搞笑、有時衝動的 才女,究竟會怎麼做呢?

其實,在2008年參加歌唱比賽期間,徐佳瑩就多次表示,自己是來自台中一個很平凡的小康家庭;而她也曾多次上過鏡頭的父親,是位退伍軍人,母親則是家庭主婦。在家排行老三的徐佳瑩,印象中家裡的經濟並不好,所以儘管父親有拿到退休俸,但仍不敷家用,而必須繼續工作。

因為期望徐佳瑩等4個孩子長大後有穩定的生活,徐爸爸在她16歲時,就鼓勵她報考護專,好成為收入穩定的白衣天使。這份工作雖然能讓日後生活衣食無憂,但對徐佳瑩來說,能與靈魂產生共鳴的,還是音樂。

23歲那年,徐佳瑩在醫院實習3個月後,院方告訴她,轉正職必須簽2年的合約。她心想,雖然不討厭護士的工作,但這2年合約一簽下去就跑不掉,她很抗拒,因為當時的她,更想趁年輕時,實現自己對音樂的夢想,於是她在沒有告訴父母的情況下,辭掉工作北上。

以前沒有危機意識 不知不覺花光錢

徐佳瑩才剛到台北,就在朋友建議下,參加當紅的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第3屆的比賽。她回想起比賽這段日子,雖然製作單位有提供住宿,但因為沒有收入,吃和交通等生活開銷,得靠自己想辦法。但她還是覺得很開心和值得,結識了一群愛好音樂、有共同目標的參賽者。這段沒有收入的日子,雖然辛苦,卻也甘之如飴。

經過半年多的比賽,她榮登冠軍,而拿到的225萬元獎金,第一件事就是替爸爸還掉房貸190萬元,剩下的35萬元,她留在身邊當生活費,耐心的等著發片機會。

比賽結束,踏出製作單位提供的住宿飯店,徐佳瑩知道,自己在台北必須要找個像樣的地方住下來。於是就和哥哥在南港合租了一間房子。房租雖不算很貴,但因為沒有家具,她就一口氣花了12萬元買床、桌椅等等。

而剩下的20多萬元,也沒能留住多久。因為在等待出片、後續錄音的一年中,不知不覺地用光了。對於收支,徐佳瑩說自己的第一次收支概念來自於父親的教育。「小時候,爸爸曾親手砍下一節竹子,做了一個存錢筒,要我一定要養成存錢的習慣。」之後還幫她在郵局開戶,要她好好管理金錢。

但她始終沒做到。只要手上有錢,看到喜歡的就買,毫無危機意識,「從沒想過,比賽結束後,我可能會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穩定收入,要妥善分配剩下的獎金。」徐佳瑩說。
因為這樣,她到現在都想不起來,當初錢是怎麼花光的。

雖然獎金已見底,但因為2009年發第一張專輯備受好評,銷量頗佳,又有大筆收入進帳,於是徐佳瑩繼續維持「有多少錢,就花多少」的消費習慣。直到2011年,一張扣繳憑單改變了她。

被1張扣繳憑單驚醒 3步驟扭轉揮霍惡習

原來,她在這張扣繳憑單裡,看到自己一年唱酬、版稅收入多達上百萬,可是帳戶裡的餘額竟連6位數都不到?

「我真的嚇到了,才發現我工作2年,發了2張專輯,收入與存款竟然不成正比?到底我把錢花到哪裡了?再這樣下去,我不就一直白工作,永遠都留不下實質的東西,以供應未來的生活?」她語帶驚恐地說。

於是,她決心調整,要求自己努力存錢,並解決「只看現在,完全不想以後」的金錢態度。而她採取了以下的步驟:

第1步》家人協助管理收支

請徐爸爸出馬,擔任財務大臣,管理自己的一切收支,而她則每月乖乖向爸爸領2萬元生活費過日子。

為什麼要這麼做?徐佳瑩苦笑著表示,因為她對自己收支管理的能力缺乏信心,所以選擇把收支交給爸爸打理。而且爸爸記錄明細很可靠,所有收支都交代的一清二楚,她信得過。因此每到月初,她先向爸爸領2萬元當生活費,之後若有房租或大開銷,再報備領取。

除了有爸爸替她管帳,其他家人也一起動員,三不五時提醒她:「少花錢、多存錢」,尤其是徐媽媽,從她出道前到現在,打給徐佳瑩每通噓寒問暖的電話中,總會不厭其煩的說:「學著記帳,才會存到錢。」

而現在跟她一起住的弟弟,也化身成為她的小管家,每當徐佳瑩收到網路購買的物品時,弟弟看到就馬上質問:「為什麼要買這個?這個多少錢?妳用得到嗎?」就怕她一下買太多、買太貴,不清楚錢花到哪裡去。

對於家人的各種叮嚀,徐佳瑩深知大家是為她好,加上自己被繳稅單「嚇醒」,瞭解到存錢的重要,就照爸爸的安排,每月領生活費,減少購買慾望,「知道自己一個月只能花這麼多錢,有需要再要,這樣對我比較好。」徐佳瑩說。

第2步》控制衝動購物

控制收支除了有家人相助,徐佳瑩自己也不是全然沒下功夫。她透露,以前購物很衝動,也很誇張。平常只到喜歡的幾家服飾店買衣服,看見喜歡的衣服,既不試穿也完全不看價格,全部拿下來找店員結帳,一次買個3、4萬元,直接用現金結帳。

買衣服如此,挑家電用品也一樣。以前的她,買東西從不比價,而且都是挑最貴的、最好的下手,例如買吸塵器或電動牙刷這類家電用品,她上網一定買最貴最好的,「可能是工作壓力過大,用購物來移轉注意力。」她不好意思地說。

但決心改變後,就學習控制衝動購物。「我會告訴自己,再等個幾天吧,妳又不是現在一定非得到不可。」徐佳瑩說,借由拉長時間,的確有降緩衝動的效果。

第3步》定期收納避免重複消費

她也開始會定期整理一次房間,把每個東西物歸原位,適當利用。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對徐佳瑩來說,重複買同一件東西,是家常便飯。而重複消費,也意 味著金錢的浪費。「例如同一張CD,因為第一張買了我沒拆封,所以下次看到,又再買一次,還有環保筷、化妝品、刷子等小東西,總以為我搞丟了,所以一買再 買,沒多久又找到。」她氣憤地說,自己非常厭惡這樣的感覺,也知道這樣是一種浪費,所以她透過整理環境,讓每件物品都容易拿取,自然就能杜絕重複購買的不 必要消費。

2年的改變下來,徐佳瑩表示,自己雖然還是會買些衣服、小東西,但在爸爸的掌控下,每月開銷至多再增加1萬元。而她也會注意自己的收支狀況。總是跟 在她身旁的宣傳姐蓉就發現到,以前LaLa(編按:徐佳瑩英文名)只會關心出席活動的內容是什麼、要表演幾首歌,都不在乎收入,但現在她會瞭解一下自己的 行情是多少,收入怎麼計算,代表對於金錢,她愈來愈有概念,也想瞭解。

至於徐佳瑩自己,也看到改變的成效。去年家人生病,有較多的支出,但她的戶頭已不會再像2年前般拮据,心裡安定許多,知道自己有財務能力可以應付未知情況。
現在的她,有個新目標,就是2年內存到300萬元,並在台北買一間房子,讓全家人住在一起。徐佳瑩笑著說:「我雖然醒得很慢,但好險我開始存錢了。」

撰文者:林 竹
(來源:Smart智富-財富管理-理財高手)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

【五歲再上幼稚園 by 陳安儀】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最近遇到很多媽媽熱烈的討論選幼稚園的問題,通常我在一旁是一聲不吭的。老實說,我對幼稚園並沒有多大好感(詳情請見「孩子,我要教妳怎麼愛我」一書),我認為,幼稚園的存在是給那些因為上班而不能自己帶小孩的人方便而來的。因此,雖然我的兒子今年已經四歲半了,但我並沒有打算讓他上幼稚園。

我的老大除了在我生產那年,唸過不到一學期的「幼幼班」之外,也只有念了一年的大班(半天班)。我認為,孩子不適宜過早去幼稚園。而老大的經驗,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五歲才是適合上幼稚園的年齡!」

就生理方面來說,孩子可以自己處理好自己的大小便、擦屁股,大約要到四歲半左右。孩子真正可以自己取菜、添飯、完整的進食,大約也在四歲半左右。孩子要完全學會穿衣、脫衣、扣扣子、拉拉鍊、穿鞋,並明確表達冷熱,大概在五歲左右。而且,大部分的幼兒傳染病,都攻擊「五歲以下」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孩子要能夠說清楚、講明白媽媽不在的時候發生了哪些事,大約也要將近五歲。

就心理方面來說,三歲同理心才開始發展,三歲半左右才開始跟同儕展開互動,四、五歲的孩子,才是最需要玩伴的時候。

就語言發展來說,語言學家建議,開始學習第二外語的時間,最好在「五歲以後」。五歲以內,是打好母語最重要的時機。五歲以內,是孩子最依賴媽媽的時間,而五歲以內,也是家庭養成人格的基礎。而且,五歲開始小肌肉發育較為成熟,才可以進行仿寫,提早教導閱讀、寫字,對孩子並不一定是福。

我家老大第一次去幼稚園的時候,只有兩歲十個月,那時因為家庭狀況不得已,所以只好送到幼幼班去。三歲的孩子分離焦慮還很嚴重,除了前幾天新鮮感之外,接下來幾乎天天上學都要來一場「生離死別」。雖然,老師也告訴我,我一走她就不哭了,但是,到最後她每晚睡覺時都會感到焦慮,有時候連睡夢中都會哭喊:「媽媽!不要走....我不要上學!」

於是,我知道她還沒準備好。就不再勉強她。

五歲再去上學時,就全然不是這麼回事了!

她每天晚上都期盼著第二天學校的活動,上學連再見都來不及說,就頭也不回的奔進教室,完全沒有所謂的「分離焦慮」。一年的大班生涯中,她沒哭過一次。而我觀察大般的其他小朋友,很明顯的,在幼幼班門口哭哭啼啼的情形,大班幾乎完全消失。

我知道,她準備好了!

第一次上學時,我每天問她在學校做了些什麼,她總是說不清楚;問她老師有沒有罵人?她也不知道。

第二次上學時,她可以如數家珍同學的名字、今天老師對誰說了什麼、明天要準備什麼東西。做媽媽的可以光憑她的敘述,就描繪出學校的概況,大大放了不少心。

第一次上學的老大,原本幾乎不生病的,一到學校去,就連續病了好幾個月,幾乎每個星期都染上感冒。第二次上學,我本來預計她又會感冒好幾個禮拜,沒想到,這回她好的跟一頭牛似的!偶爾一兩次感冒,也很快就痊癒,抵抗力顯然強了許多。

我想我找到了原因:因為她長大了!

因此,在老二有先天性氣喘,容易因為感冒而發病的狀況下,更堅定了我「五歲前不上幼稚園」的決定。

可是,很多家長問啦:「不上幼稚園,在家都沒有學到東西怎麼辦?」

在家可以學的東西可多著呢!

看車牌可以學認數字、ABC,看招牌也可以認得不少字。跟媽媽去郵局領錢可以學數數;上街買東西也可以學算數。去超級市場還可以認水果;去海產店吃飯時可以看到不少水生動物。吃飯前,兒子會幫媽媽剝豆子、認青菜;吃完飯,還可以練習洗碗。參加讀書會時,媽媽聊天,寶寶可以一起玩;每兩個月,我們可以在平日去動物園、看展覽,不用跟別人擠來擠去,享受好品質的參觀行程。

就像今天早上,雪真幫我們預定了「大直消防隊」的參觀行程,孩子們在一個鐘頭內,摸了一隻超肥的綠鬣蜥,還參觀了雲梯車、消防車、救護車,甚至還親手操作灑水器!他們超級興奮!

前天,我們在小樺阿姨的指導下,做浮水印的勞作,兒子非常認真的做了超過一個小時,印出十幾張作品。想想看,在幼稚園裡,兩個老師要照顧三十個小孩,哪有可能讓你一個人花這麼多時間做一件事、發揮創意或是耗盡體力呢?

晚上,爸爸的睡前故事裡有甲蟲、恐龍,也有孫悟空;白天,阿嬤的院子裡他可以挖蚯蚓、摘黃瓜。 PLAY GROUP的小朋友一個星期有兩天的時間固定約見面玩耍,平常的時間裡,還有小樺、雪真的兒女可以一起玩。

我很滿意目前這樣的狀況。

因此,五歲再上幼稚園吧!或許,我會讓他就這樣直接念小學也說不一定!

寶寶由「Jessy Chua 」媽媽提供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獨特性:孩子最大的財富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父母總是直接命令孩子去做事,像:〝你去做功課!你不能看電視!〞但我們可 以把命令句改成問問題,例如孩子老是黏在電視機前,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跟他溝通:〝我們吃飯要選有營養的食物,你現在已經看一個小時電視了,你覺得什麼電視 節目是有營養的呢?你覺得你應該看哪些頻道呢?〞

教養小孩真是說易行難, 也許你在書店可以買到十本、二十本怎麼教養出高EQ孩子的書,但自己做起來,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我在美國 2006 年 2 月號的《國家地理》雜誌上看到關於〝愛情〞的專題報導很有感觸。有一個新娘要結婚了,但她希望每個來參加婚禮的朋友都能給她一個建議,告訴她怎麼經營美滿的婚姻,結婚後要如何才能幸福?

雖然文章裏頭沒有寫最後新娘得到了什麼建議,但我自己開始想像,或許這位新娘打開信封,看到朋友給她的建議,她最大的感慨可能是:你們每個人怎麼說的都 跟做的不一樣?當父母的也有同樣的感覺,我們可能買了很多教養小孩的書回來,但當自己要教養小孩的時候,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教養小孩其實和經營婚姻非常 類似,結婚前覺得另一半跟自己個性不同,可以有互補作用,非常好;但結婚了以後想法變了,都希望改變對方,讓對方跟我們一樣,動不動為了疊棉被、擠牙膏的 小事就可以吵翻天,甚至決定要離婚。

陳之藩有篇文章寫道,美國和歐洲的教育家聚在一起,歐洲教育家認為美國的教育就像是在挖礦,把孩子切、割、磨變成一個寶石,就像許多拿到諾貝爾獎的傑出 學者一樣。而歐洲的教育就像種花,教育人員做的是澆水、加肥料,讓種子變成它本來的樣子,無論是玫瑰、康乃馨、山茶花,他們都會細心呵護,讓每一株花朵都 有自己獨特的模樣。這讓我想到臺灣的教育,不是挖礦也不是種花,而是塑膠工廠裏頭的射出成型,要求個個都一模一樣。

教養小孩,學校雖然有責任,但父母的責任更為重大,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小孩跟別的小孩一樣,或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和自己當年一樣;我發現當我對孩子發脾氣 的時候,其實原因往往是生氣他們沒有照我的話做,沒有跟我一樣,這就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最典型例子。如果我們可以尊重每一個小孩,像種花一樣讓他們 自然長大,尊重小孩,不要讓他們成為自己或別人的複製品,那父母也應該很欣慰了。

媒體曾經有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外國小孩比較有自信,因為他們的獨特性受到尊重,也因為父母採用鼓勵及讚美的教養方式。

十幾年前,我在溫哥華遇到當地卡內基訓練的負責人,他說自己小時候八九歲時,爸爸常常會問他很多問題,凡事都會徵詢他的意見,例如爸爸會問他:〝我們搬 到這裏來住好不好?我來這個教堂做牧師你覺得怎麼樣?〞他現在回想,一個八九歲的小孩根本不懂事,但爸爸問他問題、徵詢他的意見不見得是要他的答案,而是 希望他能多思考,長大後成為一個有思考力的人。

反觀臺灣,父母總是直接命令小孩,例如:〝你去做功課!〞〝你不能看電視!〞〝趕快洗澡!〞〝不要再上網了!〞但我們可以把命令句多改成一些問題,如果孩 子老是黏在電視機前,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跟他溝通:〝我們吃飯要選有營養的食物,你現在已經看一個小時電視了,你覺得什麼電視節目是有營養的呢?你覺得你應 該看哪些頻道呢?〞

再舉例來說,父母常叫孩子趕快吃飯,孩子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叫我趕快吃飯?其實父母心裏真正希望小孩趕快吃完飯的原因是,他們可以趕快洗碗;但 如果換個方式,如同我們進行卡內基訓練時,會問孩子們以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有個孩子說,他想變成籃球職業選手,我們會問他:〝好,那要變成籃球職業選 手要什麼條件呢?〞孩子回答:〝身體要強壯,要長得高!〞

怎樣才能身體強壯,長得高呢?那就是趕快吃飯囉!

所以,問孩子問題可以讓他們思考,並引導他們自己找到對的答案,如果可以給孩子多一些思考空間,親子互動關係也會完全不同!

--- 黑幼龍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年輕人不理財的理由——懶惰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你在為不想理財而找理由嗎?追根究底,其實是你懶得將雜七雜八名目繁多的收入支出規整清楚,懶惰心理不僅存在於工作生活中,讓你變得拖延散漫,更會出現在理財中,成為你理財路上的絆腳石!

千萬別覺得對「錢」漫不經心的態度說明你視錢財為糞土,這恰恰代表了你的「懶」已經到達了一定境界。趕快克服懶惰理由,邁向理財路大步奔小康吧!

1.懶惰理由:沒有那麼多時間。

真的嗎?那麼為什麼你能每天晚上看三個小時的偶像劇,或者連續六個小時一動不動地打電腦遊戲?只是因為你不想做。如果你不願意在理財上花費時間,那麼很快你就會發現自己在花錢這件事上越來越難控制自己。

剛開始理財的時候的確需要你花費一定的時間來進行統籌規劃,但是一旦你進入了狀態,所有的開支盡在掌控了,你只要每天拿出幾分鐘的時間就足夠了。

2.懶惰理由:萬一理財不成功,會讓為數不多的錢更加弄得一團糟難以收拾。

沒錯,某些理財行為確實需要你承擔更多的責任,而且一旦失敗還會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比如自己開公司或者投資股票等等。但是,如果你想要成功,就必須跨越對失敗的恐懼心理。

你可以從現在開始學習你需要儲備的只是。有各種各樣的書籍、網站、諮詢師,他們都能幫助你避免失敗。

3.懶惰理由:我還年輕,沒必要這麼早就開始理財。

年齡從來都不是問題。如果你還年輕,也沒有多少存款,那麼你就需要悉心經營你目前所擁有的。你得從現在開始為將來做打算,而不是去想櫥窗裡擺著的漂亮鞋子。等到你年華老去,銀行沒有多少存款的時候再開始理財就太晚了。

年齡不能作為藉口。無論你是年輕還是上了年紀,總有可以改進的地方,讓你的財務狀況變得更好。

4.懶惰理由:命運待我是如此不公。

很多人把錢不夠花歸咎給命運、上帝或者老天爺。這樣的藉口之所以容易非常流行,是因為你可以因此而逃避屬於自己的責任。你能輕鬆承認失敗的原因不在自己,而是某個強大的力量在阻礙你。

事實上,你所有的麻煩都是由自己引起的,比如做了錯誤的決定;受到壞朋友的影響;花了不屬於自己的錢等等……你的決定和行動都是自己做出來的。有些 時候,你努力了但卻沒有成功,這並不是說有人在你背後搞鬼。弄清楚到底是哪裡出了差錯,下一次換個方式去做,也許你就會成功了,理財也是一樣。

5.懶惰理由:我對理財一無所知,根本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如果你的理財生活一團糟,那麼確實說自己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比較容易。但是,如果你的處境實在糟透了,那麼從哪裡開始理財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就像 在打掃一間又髒又亂的屋子,是從浴室開始還是從臥室開始有什麼區別呢?沒有,因為無論你從哪個地方開始收拾,都會讓屋子看上去好一些。

所以,理財也是這樣,你可以從信用卡管理開始,或者房貸或者儲蓄都行。只要你開始做,你的處境就會一點點好起來。

資料來源:輕鬆學理財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翁滋蔓新台幣定存當王道,改存人民幣賺更多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主持界素有「高學歷美女」之稱的翁滋蔓,理財觀就是習慣把定存當作投資主軸,唯隨著人民幣業務開放,專家建議她改存人民幣,可以聰明賺、賺更多。

一出道就被稱為「高學歷美女」的翁滋蔓,畢業於北一女及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二○○五年底以廣告明星之姿出道,第一部廣告便擔任女主角(與周杰倫合拍之Panasonic VS3手機廣告),之後陸續拍攝多部廣告和MV,清新的外型及開朗亮麗的氣質,讓她接下TVBS《哈新聞》主持棒,人氣也逐漸上升,成為媒體寵兒。

出道七年多來,從台灣轉戰香港、中國大陸的她,不但主持、演戲功力愈磨愈高,更在二○一一年製作、填詞一手包辦,發行個人首張全製作專輯《Love me》,也成為新生代最年輕的製作人,主持華視大型綜藝選秀節目《亞洲天團爭霸戰》,目前在壹電視《蘋果娛樂新聞》擔任主持人。

採訪過程中,翁滋蔓大大眼睛、嘴角可愛的小酒窩,還有清亮嗓音,不時伴隨著清脆笑聲,或許有人會認為,既然這麼辛苦才拿到學位,而且又是系上第一名畢業,為什麼沒有從事和所學相關的工作?

翁滋蔓卻認為自己一路走來,並非為了什麼光環或名氣而努力,只是盡全力把每個階段性任務達成,不設限未來的藍圖。究竟身為高學歷正妹代表的翁滋蔓,如何看待她的工作、規劃她的人生理財夢呢?

「因為對自我要求極高,全心投入工作,所以我根本無多餘的心力去理財。」雖然頂著高學歷光環,但翁滋蔓入行後,從不因此而有傲氣,她一直很努力存錢。翁滋蔓不諱言在理財路上完全一竅不通,即使早已賺到人生第一桶金,但她坦言自己是個保守的投資人,賺到的錢大多交給爸媽打理,只習慣把新台幣定存當作投資主軸。

全心投入工作 理財穩紮穩打

就她所知唯一的投資經驗,就是多年前母親因聽理專推薦,以單筆方式買了三檔基金,至今仍續抱不放,因此,即使在二○○八年雷曼兄弟事件中,她的財富也未曾受傷。對翁滋蔓來說,累積本錢很重要,唯有累積一定的金額,才可以拿錢去投資,以增加更多財富,進軍房地產是她下一步計畫。

翁媽媽則表示,現在有幫翁滋蔓資產規劃三大方向:保險、定存及基金。翁媽媽提到,二○○九年底翁滋蔓在錄公視節目時,將乾冰放在寶特瓶裡卻發生爆炸意外,遭到凍傷,因次,為了安全保障,有幫她投保醫療險、癌症險及意外險等保障規劃。

雖然從小家庭經濟狀況還算優渥,但翁滋蔓很小就有不能亂花錢的想法,「因為父母賺錢很辛苦,不能亂花,而且我知道那不是我自己賺的錢。」她說。

論家境並不輸給其他同學,但翁滋蔓始終堅持簡單、節儉的生活。「因為從小我就覺得錢應該都存起來。」除了知道錢不能亂花,翁滋蔓還懂得要存錢,原來小學時,老師要大家都去郵局開戶,藉此練習存錢,而父母每個星期都會給零用錢,一方面讓她完成老師交代的作業,另一方面也在培養她定期存錢的習慣。

堅持簡單生活 四心法留住錢財

翁滋蔓說,懂得理財投資當然很好,但在還不懂得如何投資時,最好的理財方式就是先從存錢開始,等存到了第一桶金後,再從自己了解的理財方式進行小額投資。

雖然身處演藝圈,會有很多理財訊息,但她都不曾心動。「不要去依賴理財或是靠投資賺錢。」翁滋蔓表示,保守的父母其實並沒有很強烈的理財觀念,從小教導她只要努力賺錢、儲蓄定存,因此,翁滋蔓的金錢觀很務實。

心法1.不碰不懂的投資標的
翁滋蔓認清自己沒時間研究投資標的,也沒有投資能力,還是靠工作賺錢比較實在,於是她更全力投入演藝工作,「我一直認為,無論基金、股票或房地產,做任何投資前一定要瞭解自己的性格,而我沒時間盯著股市,房地產因金額龐大一定要慎選,所以遲遲未下手。」

心法2.定存小額賺較實在
「我現在就是定存為主。」翁滋蔓說,她很感謝老天爺的眷顧,讓她入行一路走來都很順遂,在演藝圈的收入一直很穩定,再加上自小養成的存錢習慣,所以一直到現在,每當有酬勞進帳,一定先把酬勞拿給母親幫她定存。

翁滋蔓把賺來的錢,大多存到銀行,雖然很多人常嫌定存是笨方法,甚至會被通膨吃掉,但翁滋蔓並不在意:「錢會變薄是目前的趨勢,但我也不想輕易去投資看不到且不瞭解的標的。」她認為,只要自己肯認真、努力工作,就不怕沒有收入。

自認懶人且怕麻煩的翁滋蔓,對於理財她認為,「要清楚定位,投資理財藍圖才會清楚,不熟悉的商品不要碰,才不至於在投資市場裡載浮載沉。」

心法3.不假手他人打理財富
「長期投資模式很符合我的理念和需要,所以我把基金或定存當成儲蓄工具,儲備退休金。」因為周遭人不斷提醒,利率這麼低,錢放在銀行會變薄,擔心錢會變少的她,提到她母親最後聽從理專的分析,就把一部分資產委託理專代操,選擇穩定長期持有的基金標的,讓她比較安心,偶爾看看對帳單。「我都沒在管,因我不懂。」翁滋蔓說。

心法4.網拍買賣可比價又可賺錢
翁滋蔓從台大畢業後,轉戰演藝事業表現亮眼,她笑說,平常沒有接通告時,喜歡窩在家裡當宅女逛網拍血拚,每天結束工作後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上網拍賣場。

翁滋蔓說,「為了避免撞衫,很多衣服只要在螢光幕前穿過,就不能穿了。」因此,她常把出席活動穿過的衣服、配件等飾品整理上網拍賣,「這樣多少可以多增加一點收入!」

翁滋蔓認知到,全球金融市場的運作規則非常複雜,但她既沒有這方面的專長,也沒有精力去了解,在此情況下,她若還是去做投資,根本就是待宰的肥羊。既然不懂,她也就絕對不去投資她不了解的金融商品,「不要聽信別人說什麼,自己不研究就貿然投資。」

買房以採光及交通便利為考量

「房子買下來後,就會存更多的錢。」隨著知名度大開,收入增加,經濟能力自主的翁滋蔓,這幾年興起了買房念頭,但因工作忙碌一直尚未開始行動,她說,把買房子當作儲蓄的一種方式,就會更有動力存錢。

目前仍和家人住在一起的翁滋蔓表示,因為不會開車,加上工作關係經常需要東奔西跑,所以她購屋首要條件就是考量交通是否便利,目前主要是鎖定台北市區物件,另外對於住屋周遭環境是否太複雜,也會是她買屋的考量因素之一。

她說,居家環境喜不喜歡,憑感覺就可以得知,所以要慢慢找,直到找到感覺對的房子才會買。

翁滋蔓指出,目前決定購屋的預算約二千萬以內,但她理想中的房子坪數最好在五十坪,不論是自己住或和家人一起住都可以,而且採光必須非常好,現在她已開始從自已熟悉的環境找起。

她說,要找到喜歡又適合自己的房子,必須看「緣分」,所以並未設限要在何時找到,因為有空才會去看房,「找房子全憑感覺,感覺對了,喜歡就會買,所以一切仍得看緣分」。

翁滋蔓的理財觀採取最保守的定存方式,專家建議除新台幣存款外,現今人民幣業務開放,利率較新台幣存款高,且人民幣升值趨勢不變,又能賺匯率,因此可以人民幣存款做為理財的另一選擇。

專家建議翁存人民幣定存

儘管央行努力緩步升息,但目前台灣銀行一年期的定存利率依然只有一.三%的水準,三年期定存利率約二.六%。

同樣一百萬新台幣,台灣一年定存利率一.三四五%,年息一三四五○元,大陸一年定存利率約三%左右,年息三萬,兩者之間差了二.二倍,難怪許多民眾對人民幣定存趨之若鶩。

隨著二月六日人民幣在台業務鳴槍起跑,四十六家金融機構正式開辦人民幣業務,以因應一般民眾及企業戶需求,各銀行拚人民幣存款總量,卯足全勁搶人民幣存款;包括台銀、合庫等公股行庫皆祭出多項優惠措施,鼓勵客戶將新台幣定存解約,轉存人民幣。

金融業者掛出各天期人民幣存款牌告利率;部分銀行也推出高利定存吸引客戶,並且推出人民幣現鈔存入不收手續費等優惠,無不卯足勁趁機搶攻定存客戶群。

留意手續費比利息高

永豐銀行金融市場處交易部外匯交易科科長黃意晴提到,各家銀行近期紛紛推出人民幣定存利率優惠專案,有些銀行推出的定存利率數字看似很嚇人,但仔細比較會發現利率差異性不大,況且熱潮一過,各家銀行就會回歸到原始利率,屆時每家銀行定存利率相差無幾,因此,建議投資人民幣最好選擇經常往來的銀行,除了可以提供長久性服務外,也可以提供更好的定存利率,議價空間大。

看準人民幣理財夯,對此黃意晴提到,著眼台灣與中國大陸地緣政治及區域性連動性高,加上中國大陸經濟體規模龐大,未來十年至二十年人民幣存匯款將占央行很大比重,每年可能收益四.五%。

著眼未來大陸成長性,由於人民幣是管制國家的貨幣,相對會受到控制,不至於產生過度膨脹而崩盤的情況,相信每年穩定三~五%的成長沒問題,但因為匯差因素無法短線預期,因此建議抱持長期投資的觀念,藉由平穩升值風險性相對較小。

兩岸貨幣直通,外匯指定銀行開始做人民幣「存匯業務」,但人民幣「牌告」利率也就是「公定價」不到一.五%,銀行於是順勢推出「專案優惠」,最高還超過三.五%,但是拿人民幣「現鈔」到銀行做定存,手續費可能比利息高,例如拿一萬元人民幣現鈔定存,換算牌告價下來,約收新台幣八百元手續費。

以目前一萬元人民幣定存利率最高三個月三.五%來算,利息約八十七元人民幣(約四百元新台幣),如果拿「現鈔」去存,扣掉一.五%現鈔存入手續費後,再依當天匯率換算成新台幣,假設以一萬人民幣乘上一.五%,即約扣除一五○元人民幣(約新台幣七二○元),反而是賠的情況。所以想賺外幣定存,不要直接拿人民幣現鈔給銀行,而是拿「新台幣」向銀行買人民幣再轉入定存,才能省去手續費,以免賺了利息,卻栽在匯差和手續費。

「匯率像球一樣很難控制,配置外幣投資要留意。」黃意晴提到,新台幣未來將會逐漸被邊緣化,藉由新台幣投資的管道愈來愈少,不妨在資產配置上多些外幣資產。但要留意一些高風險性例如南非幣的幣別,澳洲得天獨厚依賴天然資源帶動經濟成長優勢,加上中國是澳洲天資資源的出口大國,因此,看好澳幣漲幅空間高,不妨配置定期定額長期持有。

匯豐銀行個人金融處財富管理資深副總裁莊懷德表示,外匯保值三分法人民幣為小龍年新寵,除了握有本國貨幣、國際常用避險貨幣如美元,另外三分之一可放在高息強勢貨幣或有原物料題材的貨幣,如澳幣、加幣,或一些新興市場貨幣如俄羅斯或巴西幣等。

迎趨勢 資產配置加入人民幣

此外,中國經濟穩定復甦,匯豐銀行預期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仍可達到八.六%,政府將持續推動經濟改革,包括利率與資本帳自由化等,人民幣國際化也持續進展。

台北富邦銀行執行副總黃以孟提醒客戶,要根據自身的需求來配置人民幣的資產,以目前經濟情勢來說,外幣貨幣配置占比建議是美元、澳幣、人民幣六:三:一,這個比重考量了存款利率、可投資的理財商品種類及匯率的波動風險三個因素,既可平衡匯率的波動風險,又能兼顧投資機會,建議投資人以長期投資角度,迎接人民幣理財的新時代!

搶賺人民幣定存3步驟

步驟1》先開外幣帳戶
要開外幣帳戶,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並且準備好開戶所需的證件。
◎開戶條件:年滿20歲個人及公司
◎開戶所需證件:身分證、第2證件、印章、開戶金(視各家銀行規定)
1.如果是第一次開戶,必須先開有新台幣帳戶,開戶金至少1,000元。
2.如果有定存需求,開戶時記得向行員指明開「活儲綜合存款」、「外幣綜合存款」。

步驟2》買賣外幣要看對匯價
1.外幣現金交易的匯率
◎要買外幣,看「賣出匯率」:雖然你是要買外幣,但對銀行來說,是銀行要賣外幣,所以是用「賣出匯率」計價。
◎要賣外幣,看「買入匯率」:當你要把外幣賣給銀行時,因銀行是買方,所以會用「買入匯率」計價。
2.現金與即期的匯率
◎買賣外幣是拿外幣現鈔時,就要看「現金匯率」及手續費匯率。
◎買賣外幣是記錄在外幣帳戶時,並沒有拿現鈔,就看「即期匯率」。
◎從外幣帳戶提領外幣現鈔,就要補賣出「即期匯率」和賣出「現金匯率」的匯差。

步驟3》將活存轉定存利息較高
1.買進人民幣若是沒有指定,將會自動存進活期戶頭,利息相對較低,記得換匯後要跟行員說要轉定存,賺取較高的利息。
2.目前人民幣定存剛開放,在促銷期間各家銀行都有各式各樣的專案式優惠存款,一旦優惠存款專案期限到後,續存利率就會回歸牌告利率。
3.如果是大額存款,或是與銀行有往來的VIP客戶,有比較大的議價空間,可以談到較高的利率。

來源:http://pchome.syspower.com.tw/column/sto15/20130322/136394103052.html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現在年輕人的理財觀念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昨天去參加了以前兼職餐廳裡的同事的生日會, 出席人數有10多個, 基本上個個都比我小. 以前我去兼職的時候我是唯一一個80後在籍大學生, 其他的全部都是90後, 有些唸著學院, 有些才FORM 4 FORM 5 而已.  除了昨天生日的主人婆, 比我還大, 是這家餐廳的店長.

去 到了現場, 發現個個都是IPHONE 5, IPAD, SAMSUNG NOTE 2, SAMSUNG S4. 就我一個最寒酸, 因為我還用著舊款的按鍵手機. 我才發現, 原來現在的年輕人都很會花錢, 必須知道他們有些是在籍學院生, 有些是FORM 5過後輟學打散工的孩子. 但是個個都跟得上潮流, 人手一機. 我頓時被比下去了.

問了問其中一個, 你有錢買這些嗎? 你捨得買嗎? 他回答, 人生在世就是要開心, 錢賺來就是要花光. 所以我可以肯定他們是月光族了.

看來這班年輕人完全沒有理財的觀念, 這還不要緊, 但是我還記得我店長的一個事情. 還記得去年我還在餐廳兼職的時候, 知道她剛買了一個IPAD, 而且是用信用卡付款的. 我就虧她說, 你很有錢哦, 一部IPAD就差不多你一個月的工資了, 你捨得哦. 她竟然回覆我說, 不要緊, 我每個月還100多塊而已…我就好奇了, IPAD好像沒用INSTALLMENT的吧. 細問了才知道那幾千塊她直接刷掉, 然後一個月才隨便還幾百塊. 我一聽就暈了, 我說你這麼還法, 利息會貴死你….信用卡的利息和大耳聾沒分別….她竟然答我, 有利息的嗎??

這時候我才知道, 她連信用卡怎麼收費, 怎麼用法其實都不清楚, 但是就隨隨便便申請了, 然後就隨隨便便用了….原來現在有很多人還是沒有基本的理財知識.

在 生日會當中, 其中一個男孩就跑來問我關於股票的東西(其實他們或多或少都知道我有投資股票), 可以看得出他什麼經驗知識都沒有, 但是就糊裡糊塗開了一個TRADING ACCOUNT..現在來問我怎麼操作, 還有什麼是股票….我就把我之前寫的股票入門的內容說了一點給他聽, 又和他分析了現在打工仔的困境, 還有男人的痛苦….他好像略有所思, 還說以後要繼續向我討教關於這方面的知識…看來這孩子是有點醒悟了…呵呵

再來就是我發現了男生和女生對股票的看法, 我身邊遇到的女生, 不管是長輩, 朋友, 同事, 同學等等, 只要是女生一聽到股票就很討厭, 當他們知道我投資股票的時候都很不相信我能靠股票來財務自由, 還說你快點抽身吧, 不然會虧死你. 他們連股票是什麼也不懂, 也不想聽我去解釋, 完全就是採取故步自封的態度來面對股票. 還說我這個人不腳踏實地做人, 整天異想天開. 還說錢最好就是放銀行定期, 穩穩拿3%利息就好, 他們都覺得股票是風險很高的投資, 他們都不敢冒險, 我都快被說到無地自容了..

反之, 男生就還好點, 就算他們一開始對股票沒好感, 他們還會嚐試瞭解什麼是股票, 怎麼操作, 怎麼賺錢虧錢. 這可能和男生天生具有的冒險精神有關吧. 女生比較偏向安逸的生活, 男人比較喜歡改進現在的生活. 這就是難怪投資論壇裡男女比例失衡得有點離譜..呵呵.

總歸來說, 現在的年輕人還是太沒危機意識了, 不知道這現實世界的殘酷, 不懂得未雨綢繆, 只貪圖當下的安逸和享樂. 做人還是看長遠點好, 現在好好的規劃將來, 讓自己的未來有個保重, 還要把理財給弄好. 加油!

(gwj23 供 樂投資 專稿)
文章來源http://bit.ly/17okBjf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懂得用錢‧不要愛錢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錢,是人類最完美的發明。但錢是一個工具,不是神。我們要懂得「用」它,而不是「愛」它。

我們用錢常有一些顛倒的觀念,好像我們會買貴的衣服,卻捨不得買一雙貴的鞋子。衣服便宜或貴,對我們的身體不會造成甚麼傷害,它頂多傷害你的「自尊」。

一雙爛鞋,可會傷害你的腳。腳很辛苦,做工很多,卻得到最少,還常被嫌棄。腳很容易受傷,腳不健康,全身都受影響,但它卻沒有得到優先的照顧。

因為貴的鞋子,踩在腳下,我們總感覺會弄髒,磨損我們的錢,卻忘了鞋子是在保護我們的腳啊!這跟看醫生一樣重要,看醫生會找名牌良醫,看錯醫生可會要命。買鞋子也應該買名牌良鞋,否則也很要命。

光拿買衣服來比,我們也常把錢花在外衣上,內衣、內褲便宜買。

因為外衣是門面,可不能隨便。內衣、內褲在裡邊,反正別人看不見。

其實,東西越貼近你的身體,應該越重要才對。他們和你人生最重要的器官,分分秒秒緊貼在一起,怎麼可以馬虎?我們要花錢來愛我們的身體,而不能愛那些花錢買來的東西。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買了貴的衣服,要馬上穿,要多多穿,沒把它穿爛反而浪費,它才貴得有值得。它的價值,我們要得到。但是我們通常會把貴的衣服,好 好保存起來,等到我們以為的重要場合,像參加結婚喜宴,才穿出來亮相。殊不知別人結婚,別人只在意我們送的禮金包多少,別人不在意我們穿多好。而且別人結 婚,主角又不是你,你費盡工夫精心打扮,來搶甚麼戲啊?除非你是要吸引同桌的金龜婿,否則更沒意義。想想看,如果我們把參加別人婚宴的衣飾,拿到平常來 用,你走到哪裡都是主角。

用錢「順序」很重要

所以,「順序」很重要。我們不可以愛上我們買來的衣服、鞋子,也不可以愛上我們買來的股票。很多朋友買股票,遇到跌的時候,如果要用錢,幾支股票在 手,他們會先出掉哪一支呢?通常會把跌得少的出掉,留著跌得多的,等以後漲上來再說。如果是按這種順序來思考,你的未來會更慘,因為你愛上不該愛的東西, 你愛上了你的股票。因為跌得少的,表示它體質好,所以比較抗跌。將來要漲,它才會先漲、多漲。跌得多的,體質差,它搞不好就在這一波跌勢中淘汰,永遠漲不 回來。

你的孩子,數學不好,你給他請家教,你不放棄,等他變好,因為你愛他。你的老公,工作有瓶頸,你給他打氣,你不放棄,等他變順利,因為你愛他。你和 女朋友溝通有問題,你買書來看,去請教專家,等情況改善,你不放棄,因為你愛她。股票不好,你不能等它變好,你要放棄,因為你不能愛股票,它不會因為你的 愛,就會變好。

愛錢會變成「財奴」

人為甚麼那麼容易愛上錢呢?

因為有錢會讓人有安全感、有自信、有自由、有力量。最特別的是,錢不會反抗人。你愛把錢擺在哪裡,它就乖乖在那裡。你愛怎麼花錢,它就乖乖讓你花。 沒有生命的東西是不會反抗的,有生命的就沒辦法讓我們隨心所欲。玫瑰花,我們不能叫它開,它就開,叫它不要謝,它就不謝。對人忠心的狗,我們要養牠、愛 牠、訓練牠,牠才會聽話。如果方法不對,牠會常常給我們找麻煩。嬰兒,我們要他睡,他不睡,要他不哭,他偏哭。是吧,小孩、愛人、朋友……別說反抗我們, 搞不好還會傷害我們、出賣我們。

錢,不會。因為錢沒有生命,是死的東西。它不會反抗,但也不會有反應。死的東西,衣服、鞋子、股票、鑽石……錢,都不可以愛。

大明星蘇菲亞羅蘭,有一次弄丟了一個大鑽戒,她傷心哭了好久。她的老公卡洛龐蒂實在看不下去,便對她說:「蘇菲,不要為不會為你掉眼淚的東西掉眼淚吧!」這句話,我們也要常常對自己說。

愛錢,最大的悲劇是你會變成「財奴」。你會愛錢勝過愛自己。你說有這麼嚴重嗎?

明朝的崇禎皇帝很勤奮、很節儉,但銅板的反面是他很愛錢。打仗要用錢,他就加稅。稅刮不夠,他要臣子們捐。老闆小氣,底下怎麼會大方?死捐活捐才湊 了20萬兩白銀,這不夠,他就欠。前方將士的軍餉一直欠著不發,弄得士兵叛逃。後來李自成打進北京,崇禎上吊自殺。李自成打開崇禎的私庫,你猜他有多少私 房錢?估計白銀3千700萬兩,黃金150萬兩,以一金十銀換算起來差不多共有白銀5千200萬兩。真是的,崇禎自己省得要死,結果真的省到死。這不是愛 錢不要命、愛錢勝過愛自己嗎?

我們不是反對有錢,是反對愛錢,華倫巴菲特有360億美元,他要留兩千萬給兒女,其他捐給比爾蓋茨的基金會,因為蓋茨很會用錢。亞洲首富李嘉誠,他 說他有三個兒子,兩個自己生的,一個是慈善基金會,他的錢要分三份。他們不奢華,也不虧待自己,愛親人也愛助人,這是真有錢但不愛錢。所以,「錢是為了生 活,生活不是為了錢!」

(來源:星洲日報 – 投資致富)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揭秘孩子早戀的八大類型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父母發覺孩子已經早戀了,怎麼辦?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脾氣,與父母的溝通程度不一樣,我們很難拿出一個辦法來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案例,找出解決的規律,父母需要動腦子分析,然後根據自己孩子的狀況,找到適合的方法。

大家先看一個關於學生早戀的經典案例。

外國的一個男孩,他不知不覺地陷入了一個女生編織的情網。他們開始約會,常常在周末遠離街區,跑到郊區的河畔和小山崗,在那裡玩耍嬉戲,情到深處也會激情擁吻。

他的變化被父親看在眼裡。處在莽撞毛糙的青春期的兒子一度顯示出了異常舉動,多數時間心思重重,神遊身外,其間伴隨有間歇性的傻笑。作為過來人,這位一直受西方思想熏陶的大個子葡萄酒商人敏銳地察覺到,兒子一定是有了心上人。

可是,兒子還是如此稚嫩孱弱,雖然個頭已經快和自己差不多,但是,他除了會學習,其他什麼也不會,甚至連衣服都不會洗。沉醉初戀不知歸路的兒子是在攜帶著美好情愫走可怕的感情鋼絲啊!他決定和兒子好好談一談。

父子間的談話是在一次晚餐時進行的。父親直言不諱地問兒子:“奧罕,告訴爸爸,那個入你法眼的女孩子叫什麼?”

兒子因意外而顯得非常吃驚。只是怔了片刻,隨即垂著頭輕聲告訴了父親。他不敢抬頭直視父親,等著父親大發雷霆。

父親說:“還是到此為止吧,聽爸爸的話。”

他見父親態度溫和,膽子漸漸大了起來。他為自己辯解:“爸爸,是她主動的。況且,她的條件的確不錯呀!”他覺得更像是在為他們的那份感情辯護,心底有一股豪氣油然升騰。

父親輕輕搖頭:“奧罕,你還太小。”

“太小?爸爸,我已經19歲了,是一個男子漢了。而你,當年只有17歲不就和媽媽好上了?”他自認為抓住了父親的話柄,情緒越發激動起來。

他說的確是實情。他等著父親妥協。

可是,他聽見依然和藹的父親說了這樣一番話:“你說的沒錯。可是,你知道嗎,我17歲的時候已經在葡萄酒作坊當釀酒師傅了,每個月能拿2000萬里拉。我是說,我當時已經能夠自食其力,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為愛情埋單。你呢,一個里拉都掙不到,你憑什麼心安理得地鍾愛自己心儀的女孩?”

他桀驁的心被父親的話征服了,埋頭扒飯,一聲不吭。

父親又語重心長地安慰他:“奧罕,不是爸爸古董封建。你想想看,一個男人如果沒有經濟基礎,不能為他的愛人提供必要的物質保證,如果你是女子,你會怎麼看待這樣的男人?兒子,我告訴你,我一直都認為,一個男人,如果沒有一份賺錢的工作,不能自食其力,哪怕他40歲甚至50歲,都不配談戀愛,談了,就是早戀;相反,只要他有掙錢養家的本事,15歲戀愛也不算早戀!”

父親的一番話可謂語出驚人,是他聞所未聞的邏輯,但又是那麼入情入理,無懈可擊。一語驚醒夢中人,經過思想鬥爭,他做出了從這段虛幻飄渺的無根之愛中抽身而退的決定,儘管為此他承受了半年的痛苦。

牢記著父親的囑咐,他知道自己涉足感情還為時過早,於是把精力集中在學業上,最終一舉考上伊斯坦布爾科技大學——土耳其最好的國立大學,並在這裡牢固地奠定了日後事業的基礎。

他就是奧罕·帕慕克,200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榮獲巨獎之後,奧罕·帕慕克曾在重要場合多次提到這件鮮為人知的早年趣事,坦言自己感激父親當年溫柔地扼殺了一場愚蠢而羞赧的情感,讓自己避免了蹉跎年華。土耳其國家級大報《自由之聲》的一位資深評論員發表評論,說奧罕·帕慕克父子當年的交談“是人類文化史上絕無僅有的經典細節”。
----------------------------------------------------------------------------------------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看見了一個父親的經典教育案例,用俗話說,就是以理服人,用邏輯征服兒子的思維,並且給兒子樹立一個人生的標杆,指出什麼人才有戀愛的資格。

有的父母會反問:可是,我自己的兒子可不像奧罕·帕慕克這麼明理,豈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服的。是的,在家庭教育觀念甚是模糊的中國,孩子很難與父母在理智上達成如此默契,但是我要說的是,拿出有說服力的理由來說服孩子,依然是解決早戀的根本途徑。

也就是說,首先你必須找到一個讓孩子停止早戀的權威理由,甚至這個理由就是說:你還沒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不能為愛人提供經濟基礎,所以沒有戀愛的權利。你可以一再強調與說服,甚至你要做一番功課,從孩子性格所能接受的角度去說服。

俗話說,謊言說一千遍也會變成真理,相信家長持之以恆堅持的一些原則,絕對可以無形中滲入孩子的腦海。簡單說,你告訴孩子早戀有益身心,他會相信;你告訴他早戀有害身心,他亦能相信。

如何說服,以什麼理由說服,這是一門有技術含量的藝術,必須觀察孩子早戀的個人特點。一般來說,可以按照早戀類型來分析。根據有關專家的梳理,早戀可以分為八種類型。

第一種,愛慕型,即青少年之間由於愛慕對方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根據愛慕對象的不同,又可分為:儀表型,由於愛慕對方外在的儀表而產生的早戀;專長型,由於愛慕對方的能力而產生的早戀;品性型,由於愛慕對方的優秀品性而產生的早戀。

第二種,好奇型,即由於對異性的好奇而產生的早戀現象。對異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是青少年隨著性意識的萌發而自然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青少年由於生理髮育和性成熟,很容易產生性衝動,對異性變得很敏感,渴望了解異性的生理和心理,了解異性對自己的態度。為了滿足這種好奇心,就想結交異性朋友,建立戀愛關係。

第三種,模仿型,即因為模仿別人的行為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模仿的對象主要來自社會生活、影視作品和報刊書籍。

第四種,從眾型,即迫於周圍人的壓力產生的早戀現象。周圍人是指所處的同齡群體。

第五種,愉悅型,即為了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的早戀現象。青春期男女之間的密切交往,往往會給雙方帶來愉快的體驗,這種愉快的體驗會進一步促進青少年之間的密切交往,逐漸轉變為早戀。

第六種,補償型,即為了獲得感情補償和排解受挫的情緒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感情補償是指青少年在學業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時,出於爭強好勝的心理,或者為了擺脫感情創傷,想用早戀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緒,從異性那裡獲得情感補償。

第七種,逆反型,即由於青少年在兩性交往中受到別人不恰當的干預所產生的早戀現象。最典型的心理就是“你們不許我這樣做,我偏要這樣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異性交往會迅速向早戀關係發展。

第八種,病理型,即由於病理原因而產生的早戀現象。由於營養過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導致性早熟,發生早戀。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遺傳等原因,造成一些青少年身體早熟,身體外觀像成年人,或者心理早熟,或者性變態心理等,這些都會誘發青少年早戀。

家長可以通過對孩子戀愛類型的觀察,找到適當的切入點來進行說服教育。比如說,如果是補償型早戀,可能是因為缺少母愛或者父愛做出的早戀選擇,則要給予孩子撫慰。

找到說服孩子中止早戀的理由後,可以教給孩子分手的技巧。在孩子承受痛苦的時候,家長要與孩子一起分擔,並告訴孩子,痛苦是必須承受的並且在人生中微不足道。所以,針對早戀問題,父母要與孩子共同理解和感受這份情感,並且幫助孩子抽身而出。這樣可以讓孩子明白

一,你尊重他的這份情感;二,這份情感確實有不妥之處,於人生裨益無多;三,在方法上慢慢淡化,變成普通朋友,而不至於把事情搞得一團糟,甚至鬧出人命。總之,將這份情感變成美好回憶而不是一場噩夢。

文章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3d862d0102e5f2.html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大學生進職場前先學理財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大學畢業了,新鮮人要走進社會了。
這是令人期待的全新人生旅程開始,除了要學會如何融入職場、發揮自己創造未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學會,那就是……理財!

以下是《華爾街日報》理財專欄作者凱倫布魯蒙達爾給應屆畢業生的理財建議。

購買保險
父母除了在找到工作之前給我們一個安身之處以外,可能還會為我們的健康保險買單。如果我們買的是學生險,就業後不能通過就業獲得保險,就要馬上開始購買其它保險。

不管我們選擇做什麼工作,都不要遺漏了購買保險。哪怕是年輕、健康的人也需要它,因為一起車禍或無法預見的疾病都會讓我們陷入巨大的財政困難。

減少債務
估計今天三分之二的畢業生離校時都會身背學生貸款。債務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因此好幾年時間的節衣縮食,甚至推遲念研究生的計划來償還至少部分的債務,都是值得的。

那樣會節省我們的利息成本,讓我們在之後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有更大的靈活度。

畢業生們可能會有好幾筆不同利率的貸款,專家建議先還清利率最高的那一筆貸款,而不是針對時間排序為下一筆的貸款。

買二手車
我們怎樣才能做到收支平衡呢?要精打細算。買一輛便宜的二手車而不要去買新車,與人合住房子,自帶午餐去上班,在承擔過多的債務還款之前,一定要保證至少有積蓄,以備不時之需。

查詢信用
僱主可能更在意我們的信用記錄而不是我們的學習成績。信用記錄可以顯示我們管理自己債務的好壞程度。在我們求職或申請汽車貸款之前,到相關單位查看自己的信用報告是什麼狀況吧。

要創建信用記錄,我們應該擁有一、兩張信用卡,並且至少每幾個月要使用一次,以此證明我們能夠以負責的態度支付賬單。按時償還學生貸款對於建立良好的信用記錄也會有所幫助。

省卻開支
要讓我們的預算得以實施,我們可以到當地信用社或通過網上賬戶獲得免費的支票賬戶。儘量不要產生自動提款機手續費,把我們的儲蓄賬戶與我們的支票賬戶相關聯,這樣我們就不用支付透支的費用了。按時支付賬單,避免產生滯納金,全額支付賬單,避免產生利息。

利用社媒
我們的朋友們習慣於共享信息,要互相利用別人瞭解的信息。不要在網上貼出我們的銀行存款餘額或工資,那樣也太傻了,但是也不要羞於啟齒問問其他最近畢業的學生他們的房租、汽車保險費或上網費是多少。

記住我們在大學期間學到的這一點:與做了功課的人為友是件好事。

來源:中國報 – 財經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孩子是必需品或奢侈品?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結合當今生育現狀,小兒難養確實已經成為了家庭生活中的一大難題。
究竟孩子是必需品還是奢侈品?

如果你計劃撫養一個小孩的話,那麼你要有充分的思想和資金準備。

籌備買房及房屋裝修將不再是一個家庭所要花費最多的部分,你將要面對的是孩子的各項支出賬單源源不斷的湧進你的信箱。

養小孩從來都不是一件便宜的事,更何況是養育一個"完美"的小孩!「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kid!」

美國前第一夫人,現任參議員希拉麗‧柯林頓在《同村協力》(It Takes A Village)書中,點出教養的龐大社會成本。

如果父母的野心更大,希望朝21世紀未來領導人的方向規劃,那麼養育這個「完美小孩」的代價,大約是普通養育費四倍以上的價錢,夠嚇人了吧!

因為從食衣住行到唸書都要求一流,還要參加各種培訓班與課外活動,原本,你可能想拿那些錢來預備退休金、換更好的房子、車子、一趟時髦的假期,現在,出於需要,它們變成了樂高玩具、看小兒科醫生、學校制服、玩具、大學基金戶頭、一台休旅車、一趟迪士尼之旅……

財務憂慮開始膨脹

或許你們兩個是都有穩定的工作,也供得起一棟房子及兩輛車子。

你們從來沒餓過肚子,也有閒錢可任意支配,在肚子餓到不行時,還可以到外頭吃頓飯。
你們負擔得起生命中一些美好的事物。

但這依然改變不了的現實是,當有了孩子之後,你們的財務憂慮就會開始膨脹。

你們會想這對我們的家庭預算有什麼影響?假如我們養不起呢?醫生賬單?日間托兒需要多少錢?我又該撥出多少預算來負擔這一切?我們要換大一點的房子嗎?一輛安全一點的車?問題不斷出現。

這想法會隱含在夫妻會面對的難題之一:「我們養得起孩子嗎?」

我知道有很多夫妻為此問題爭辦了數年,擔憂還沒準備好面對為人父母所帶來的財務負擔,持續推遲生小孩的時間,直到覺得自己負擔得起。

一些人的心態則永遠沒做好準備,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的財務狀況負擔得起這些費用。

有些人選擇墮掉意外有的孩子,最後才明白經濟能力並不是「我們養得起孩子嗎?」

答案在於成熟的心智,及放下過去的物質夢想──例如夢想中的房子、車子或假期等,換成體驗最純粹的愛與犧牲。

平衡金錢與親情

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刻比得上孩子出生的那一剎那。

那些擔心「我們現在養不起孩子」的夫妻,如果願意檢視自己內心最源頭的擔憂時,會發現潛藏在深處的自私動機。

他們知道小孩會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而他們不希望如此──或,至少,其中一方不想要如此,這可能就激起了夫妻關係中最大的摩擦。

這種感覺沒什麼不對。但假如你能向自己及配偶坦承自己的真正動機,你就能明白,金錢只是藉口。這是金錢與親情之間的一種平衡,怎樣決定屬個人選擇。

其實我認為,養大一個孩子,包括供書教學,其實都是豐儉由人,因為政府也提供了很多免費的教育,只不過很多父母好想孩子多學一些技能或興趣班,所以便要花很多錢。

不過,總的來說,如果你們是想生孩子的話,還是儘早做較好,因為與其年輕時瀟灑、晚年辛苦,倒不如反過來,讓晚年的生活過得更優悠。
 
為孩子犧牲消費

假如我能夠教給你什麼,那就是:你對孩子的愛,以及孩子對你的景仰,絕對比得上任何你延後的假期、錯過的餐點以及你永遠也不會買的新款跑車。

是的,你的孩子即將吃掉你好大一塊經濟大餅。

沒錯,你勢必得在消費及儲蓄上做些犧牲及困難的抉擇。

孩子生理心理都健康,他歡蹦亂跳地在你身邊,會想你,會擁抱你,讓你去愛、去感受、去和他一起成長,不就已是福莫大焉了嗎?

教孩子瞭解金錢

即使是最濫用的字眼「無價」,也無法精準形容你將體驗到的深深的愛。

所以,克服那些金錢焦慮吧。

現在,你不只得在接下來的二十幾年內花上好幾十萬令吉,也有義務教導孩子瞭解金錢,讓他們將來能成為自在掌握財務狀況的大人,並與金錢建立健康的關係。

「與金錢建立健康的關係」聽來老套,但有許多成人不懂金錢,為金錢所逼,以至於老把個人的財務狀況搞得一團糟。

而你,身為父母,是孩子學習過程中最初也最重要的連接點,想想看:假如連你都不懂得金錢,也不知如何教導小孩金錢觀念,他們該如何學習呢?

無論如何,這趟旅程是值得的。

深諳金錢之道,一切都始於父母……

羅鳳琴 金融系碩士/合格財務規劃師/肯納格投資銀行經紀
(來源:南洋網 – 財經週刊)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最會毀孩子的九種家長類型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多數家長總以為自己的想法不會錯誤,總以為自己是愛孩子,為孩子好。父母會育兒網小編總結了以下有關最會毀孩子的九種家長類型的知識,願給朋友們帶來幫助。

(一) 模具製造型
對孩子的要求極嚴,孩子的舉手投足,都給予詳盡的指示,從生活習慣、活動的範圍方式,到讀書的範圍方法、興趣愛好,甚至到高考專業的選擇、畢業工作的種類,都受到強制性指導。

殊不知,人是萬物之靈,人最大的長處,是善於思想,善於學習,善於在學習中創造,而這種教育模式,無形之中,就抹殺​​了孩子的自主學習與創造能力。在這種模式之下,不否認也有一些孩子有所成就,但更多的孩子,卻成為模具製造的產品,家長原形的克隆,人的獨立思考與創造能力,在這些克隆產品中黯然消退。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在這種模式之下,恐怕龍鳳老鼠的後代,都是“老鼠”了!

(二) 溫室培養型
經濟條件的改善,孩子數目的減少,使家長更有能力精力來教育培養孩子。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給予孩子最好的學習與成長條件,彌補自己少時的缺憾,這是生在艱苦年代的家長的普遍做法。

孩子的吃,要操心,總擔心孩子缺鋅少鈣;孩子的穿,要操心,噓寒問暖,從孩子房裡的太空被空調,到出門武裝到牙齒的裝備,無一不體現了家長細膩的愛心;孩子的行,要操心,在學校附近春遊,父母也要請假奉陪;孩子的交往,要操心,本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孩子只容許與“優秀”者(大多以學習成績為標準)交往;孩子的學,更要操心,從胎教,到小時候的藝術素質的培養(比如學琴畫畫),到入學的學校選擇、老師選擇,無一不體現了家長的“智慧”,直到孩子的畢業,專業的選擇,工作的選擇,愛人的選擇,仍要操心,有道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卻沒有料到,人的思慮有限,自然的造化無窮!這樣的做法,製造了許多肥胖兒童與厭食者,製造了免疫力極差的孩子,製造了龐大的厭學者隊伍,製造了離開父母一無所能的孩子。溫室的花朵,禁不住一點點風吹雨打,“溫室”培養出來的孩子,離開父母,卻無法適應於社會,最後父母只好哀嘆自己無法與天地同壽了!

(三)極力壓榨型
這種模式多出現在孩子的讀書過程之中。教育的社會性與個體的特殊性之間必然有矛盾,在目前形勢下,高等教育與高中教育沒有普及,大學生的就業率很低,迫使家長對孩子提出過於苛刻的要求,以使孩子能夠上一所名校,有個較好的前程。

縱使學校能夠減負,家長也未必讓孩子減負,連小學生的作業,家長都要求孩子完成兩套三套,而學校面臨的生存壓力,教師面臨的考核壓力,也使學校的減負成為鏡花水月。在平時,孩子們都被迫學習到晚上10點以後,而假期,更有各種補習班、特長班在等待著被壓榨得燈枯油盡的孩子!教育科目的設置不合理、教育模式的缺陷,在扼殺孩子的創造力,而家長們,不設法補救,卻推波助瀾,成為扼殺孩子天性與創造力的同案犯。

(四)經濟刺激型
物質的社會,造就物質的方式,一切以經濟為中心,教育模式也被產業化,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是“向錢看”!考第一,獎勵多少,考前十名,獎多少,在不少家庭,都成為製度!許多家長基本上都是以錢來“遙控”孩子。小小的腦袋,最終只容納了一個龐大的“錢”字,洗自己的衣服,可以,拿錢來;幫你做作業,可以,拿錢來;幫爸爸買包煙,可以,拿錢來……

(五)原始放牧型
這類模式多出現在打工家庭或者問題家庭,父母忙於打工掙錢,無暇關注孩子,或者婚姻破裂,根本就不顧及孩子。當然也有現實的家長,認為讀書無用,孩子未必能考上大學,大學畢業未必能找到工作,不讀書也同樣可以掙大錢,甚至成為黑社會的流氓,也一樣“出人頭地”!乾脆就任其自生自滅!這種模式的後果,就是把教育的責任全部推給學校推給教師,現在雖然有“教育萬能”的理論,這世界上卻沒有萬能的教師!

(六)自家蘿蔔型
俗話說,自家蘿蔔天大個,是啊,情人眼裡出西施,家長眼裡出天才,自家的孩子什麼都好,稍微的出眾,在有的家長眼中都是天才的舉動,即使有不好,那也是別家的孩子不好,是老師學校的不好,是社會的不好,自家的孩子絕對不會不好!這種情形,相信讀者也曾見識,其中危害,就不贅述了。

(七) 崇尚暴力型
“棍棒下出孝子”,仍然有部分家長崇尚用武力解決問題。特別在孩子調皮不聽話的時候,在氣頭上,對孩子拳腳相加的,仍然大有人在。給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逆反心理以及長大後崇尚暴力解決問題的惡劣影響,很難消除。暴力調教的孩子,要么逆反心理特別強,要么特別懦弱,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孩子,很少不崇尚用武力解決問題!

(八)《大話西遊》唐僧型
這部分家長相對比較溫和,但又失之偏頗,當語言說服不能解決問題時,就難免絮絮叨叨了,好比是《大話西遊》的唐僧念經,兩個小鬼實在受不了,只好上吊自殺了。現實之中,有的家長的確過於嘮叨,但殊不知,這樣做不僅對孩子的教育於事無補,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九) 百依百順奴才型
經濟條件的改善,孩子數目的減少,一個孩子,可能是祖父祖母的期望所在,外公外婆的期望所在,叔叔阿姨的期望所在,父親母親的期望所在,這樣,造就了一大批“小皇帝”,自私自利,沒有愛心,唯我獨尊,最後不容於社會也就必然了。

最後,給出作為補救以上一些家庭教育方式的缺陷的建議。
理想的家長,應該在兒童的早期的智力開發方面下功夫,先天智力畢竟無法更改,後天智力確有極大的挖掘潛力,這是其一;愛孩子,重視孩子,但不能溺愛,滿足合理的要求,但要讓孩子自己明白,哪些是不受鼓勵的;嚴格要求孩子,但應給孩子適度的活動空間;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特別重要,這是決定孩子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以及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重要階段,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一個良好的經濟觀念,以及好的性格,都將要影響孩子的終生,都將決定你的孩子的成就!現在的家長,卻過於實用主義,眼睛只盯著初中高中,卻沒有明白,初中高中的成就,很大程度取決於小學養成的習慣與逐漸形成的性格。

文章來源:http://www.fumuhui.com/news/182284.shtml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爸爸,我想和你作朋友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前不久,看到一則有趣的新聞調查報導。當對被調查的父母提出“想成為什麼樣的父母”的問題時,有70%以上的父母回答“要成為跟孩子像朋友一樣的父母”,而“想成為受孩子尊重的父母”極少。由此可見,大部分父母都想跟孩子形成平等的關係,但這僅僅是父母的心願而已,並沒有變成實際行動。

跟子女形成“像朋友一樣的關係”的首要條件是什麼呢?我認為,彼此尊重和親密的對話是建立平等關係的首要條件。但是,每當我建議“經常跟孩子對話,多聽聽孩子的心聲”時,還是有很多父母反應“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在跟孩子對話時,經常會情不自禁地教訓孩子”。這就說明,在與孩子的對話過程中,父母還抱有很大的偏見。

下面介紹大部分父母在與孩子對話時都存有的偏見。你是不是也存在同樣的偏見呢?希望所有的父母能夠認真地反思自己。

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孩子的前程著想
每當孩子不聽話時,大部分父母都會習慣地說這樣的話:“這都是為了你好啊!你看看媽媽說的有哪一點是錯的?”教訓孩子後,有哪個父母心裡會好受呢?他們也會對孩子有歉疚感,看到無精打采的孩子,心裡也會不好受。“我是不是太過分了?”當父母們有這樣的想法時,很快就會給自己找藉口,使自己的行為更加合理。“我說得也沒錯啊!”“等孩子長大後總會明白我的一片苦心的。”“最後他們還會感謝我的。”等等。

因為父母都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為孩子的前程著想,所以大部分父母認為孩子必須遵守自己規定的人生規則。但是,只要冷靜地反省一下,就會發現父母的所作所為並不完全是為孩子著想。很多情況下,父母是為了自己的偏愛或愛好,才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思路成長。

我認識的一個晚輩的丈夫,特別看不慣孩子站在門口的樣子,因此只要孩子在門口玩耍或者無意中站在門口,都會受到爸爸的嚴厲呵斥。即使媽媽替孩子說:“站在門口,妨礙到你了嗎?”丈夫還是固執地為自己找藉口說:“小時候我媽媽說過,如果站在門口就會帶來厄運。”

請大家好好想一想吧。在這種情況下,不讓孩子在門口玩耍,真的是為了孩子的前程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只不過是晚輩的丈夫在強迫孩子遷就自己因為各種理由所形成的固執習慣而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根本不需要這種教育。這只是從父母的某種習慣和觀點上,對孩子的一種強求。另外,這種教育中還含有“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必須遵從我的觀點”的佔有欲。

從某種意義上看,父母經常說的“快來學習吧”、“好好整理書桌吧”、“按時吃飯吧”等囑咐,跟“不要站在門口”的規定如出一轍。是不是不想陪孩子玩,才逼著孩子學習;是不是不想清理環境,才要求孩子好好整理書桌;是不是由於緊張的日程,才讓孩子“按時吃飯”的呢?在這一刻,你是不是還在向孩子強加自己的慾望、自己的偏見、自己的習慣呢?從今天開始,請所有父母徹底擺脫“任何事情都是為孩子的前程著想”的偏見吧!這樣才能消除強求和逼迫,進行真正平等的對話。

孩子必須完全聽從父母的安排
“ 醫生,為什麼只要孩子不聽話,我就忍不住發火呢?”有一天,一位媽媽找我諮詢。她有一個8歲的兒子,只要孩子不聽話,即使她在內心裡對自己說“不要生氣”,但還是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聽完這位媽媽的敘述後,我請她舉出能讓她生氣的各種情況。“我們一般都是九點半就要睡覺,在睡覺之前我會叫孩子穿上睡衣。當我要求他換睡衣時,他都會爽快地答應。但是到了睡覺時間,他還是沒有穿上睡衣,依然在做自己的事情,這時我就會忍不住發火。”

在一天內,大部分父母也許會遇到好幾次類似的情況。媽媽就喜歡不停地干預孩子日常生活的瑣事,而當發現孩子違背規定時,就會大發雷霆。既然大家早已預料到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又為什麼要生氣呢?當自己的建議受到對方的冷落時,任何人都會有一種挫折感。在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中,這種挫折感尤為明顯。雖然大部分父母都不肯承認,但是他們的腦子裡卻深深地印著“他離不開我,他是我的所有”等佔有的想法。

事實上,剛出生的孩子確實沒有自我生存能力,因此只能依賴父母。而父母在全心呵護孩子的同時,將擁有對孩子無限的權力。在盡情地享受自己權力的過程中,父母的腦海裡會形成“孩子的思想必須跟父母的思想一致”的錯誤觀念,因此當孩子違背父母的意願時,他們就會有莫大的挫折感和失落感,這種感受最終會以“發火”的方式表現出來。

擁有一家之長地位的爸爸,最容易出現這種傾向。如果孩子麵無表情地坐在餐桌前,爸爸就會吼叫:“你為什麼在吃飯時還要愁眉苦臉啊?”只要孩子不老老實實地吃飯,爸爸就會說:“吃飯時怎麼還不老實點?”有些父母就是喜歡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強加到孩子身上,他們並沒有完全接受孩子擁有跟父母不同性格和不同思維的事實,因此一味地主張孩子必須絕對服從父母的安排。“小傢伙怎敢在父母面前放肆!”——這就是他們的基本思維模式。這樣的父母與孩子之間怎麼會有平等的對話呢?

我們童年的時候,是如何評價過於權威的大人的呢?請大家回想一下曾經嚴厲處罰學生的老師,極其頑固的老奶奶、老爺爺、大伯??在他們面前,我們也曾經不敢大聲說話,更不敢向可怕的班主任老師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孩子必須聽從父母的話”的想法是封鎖孩子的思想,斷絕與孩子對話的不明智手段。只要不想扼殺孩子的靈魂,就請放棄“孩子必須絕對服從父母的安排”的偏見吧!

語言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對話的全部
在醫院的走廊上,我經常提前看到來找我諮詢的媽媽和孩子。通過媽媽與孩子的坐姿,我能大概地知道她們之間的關係。坐在媽媽的身邊,但是上身盡量遠離媽媽,而且東張西望的孩子,有可能是厭煩嘮叨的媽媽的孩子,這種孩子的自律性受嚴重侵害的機率很高。另外,緊緊地抓住媽媽的手,一時都不敢放鬆的孩子,有可能是養育者經常更換或是還沒有找到“能讓自己安心的地方”的孩子。

肢體動作、表情和語氣是很難用意識去改變的語言,因此只有身體才能最真實地表達我們的想法,但是大部分父母很容易忽略這一點。

我有一位朋友曾經發誓不會拿孩子的學習成績來過於責備孩子。她女兒的學習慾望很強,而且學習成績也不錯,上初中以後,女兒的第一次考試成績卻讓她非常失望,但是她沒有責怪孩子,只是簡單地鼓勵了一句:“考得還可以,請繼續努力吧!”但是女兒卻安慰媽媽說:“媽媽,是不是很傷心啊?下次我一定會得到好成績。”

女兒的這番話讓她感到很驚訝,她反問道:“我什麼時候在乎過你的成績了?”可是女兒的回答更讓她吃驚:“雖然您沒有拿我的成績當回事,但是每當我獲獎時,您還是特別高興啊!”這時,她才發現自己其實很希望女兒學習成績好,並且在無意中不停地傳遞這種信息給女兒。

孩子們並不是只觀察父母的語言,她們還會敏感地接受父母在無意中發出的各種信號。由於父母與子女相處的時間非常長,因此很難隱藏自己真正的感情。在現實生活中,這種非語言的感情交流會佔據所有交流的70%,孩子會依此來對父母進行判斷。例如“雖然我媽媽沒說出來,但是她更喜歡我弟弟。”“如果在競賽中獲得第二或第三名,媽媽就說'還可以',這就表示她還是因為我沒有獲得第一名而感到惋惜呢!”

孩子們的這些心裡話真實地表明,孩子能夠非常清楚地感受父母的內心世界。由此可見,任何父母都不能肯定自己沒有傷害過孩子的心靈。說不定冷淡的眼神、滿臉的失望都將成為父母與孩子之間對話的障礙。

文章來源:http://baby.qq.com/a/20121226/000003.htm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小富苗 Copyright © 2011 Designed by Ipietoon Blogger Template and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