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富爸爸不如好爸爸》四種類型父親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我們都知道母親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父親呢?沒有人能完全取代父親的位置,父親在子女成長與發展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們是否能找到方法理解這些經驗的影響,會比我們生命初期的艱難經驗,更能決定下一代會對我們有什麼樣的依附模式。理解是力量與韌性的源頭。理解是獲得身心健康與幸福不可或缺的關鍵。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有時候我們會感謝、埋怨或仇恨我們的父親,無法理解他們對待我們的行為方式,但是當我們能夠理解父親時,甚至是理解已成為父親的自己對待子女的行為,這將會幫助我們釋懷以及更有效的教育子女。

在進入分析父親的四種角色之前,我們先來做父親角色檢查表,以下有四個題目,每個題目各有兩欄,每欄有四個答案。上欄中 (我的看法) 的答案是反應你個人的看法,下欄中 (我父親的做法) 的答案是反映你父親大致的看法,請按每個答案對你的重要性標示出順序,在你個人認為最重要的答案前面寫上「1」,在你認為是第二重要的答案前面寫上「2」,以此類推。

父親教導子女如何做決定時,最重要的一件是應該是:
※ 我的看法
□ a.從「大局」著眼,一切要考慮周全
□ b.聽從他們內心的想法
□ c.衡量任務,然後勇往直前
□ d.徹底分析形勢,並向外人請教,以求做出正確抉擇

※ 我父親的做法
□ a.從「大局」著眼,一切要考慮周全
□ b.聽從他們內心的想法
□ c.衡量任務,然後勇往直前
□ d.徹底分析形勢,並向外人請教,以求做出正確抉擇

2. 在開始做一件事前,父親能幫助子女掌握的最重要事情是:
※ 我的看法
□ a.所有事實
□ b.相關的基本原則
□ c.做這件事的價值
□ d.做這件事的所有可能方式

※ 我父親的做法
□ a.所有事實
□ b.相關的基本原則
□ c.做這件事的價值
□ d.做這件事的所有可能方式

3. 父親能為子女做的最重要一件事是:
※ 我的看法
□ a.真誠的關懷
□ b.協助子女把眼光放遠
□ c.教導子女為他們自己著想
□ d.支持子女,必要時為他們奮鬥

※ 我父親的做法
□ a.真誠的關懷
□ b.協助子女把眼光放遠
□ c.教導子女為他們自己著想
□ d.支持子女,必要時為他們奮鬥

4. 我最佩服的父親是:
※ 我的看法
□ a.對子女的期望總是很清楚
□ b.能使子女有安全感
□ c.鼓勵子女去實踐他們的夢想
□ d.不論如何都愛他的子女

※ 我父親的做法
□ a.對子女的期望總是很清楚
□ b.能使子女有安全感
□ c.鼓勵子女去實踐他們的夢想
□ d.不論如何都愛他的子女

你覺得以上的題目難答覆嗎?在你看來是否所有答案都重要?它們的確都很重要。這些答案有助於我們認清父親在子女生命中扮演的四種典型角色。每位父親都會發現,其中某種角色要比其他角色更合乎他的天性;通常這個角色將主導他的父育模式。

一般說來,四種角色在孩童發展的不同階段各自具有較關鍵的地位。照理想,每位父親應該都能扮演這四種角色,並且在孩子生命某一階段最需要時凸顯那一個角色。他可以是慈愛的養護者 (答案順序1b,2c,3a,4d),規範者 (答案順序1d,2b,3c,4a),戰士兼保護人 (答案順序1c,2a,3d,4b),或精神導師 (答案順序1a,2d,3b,4c)-看孩子何時有什麼需要來扮演每種角色。

以下將分析父親的四種角色:

◎ 養護者

這個角色在孩子從出生到五歲之間最具重要性。此類型的父親感情豐沛,能夠毫不猶豫的表達愛與關懷,過著充滿熱情的生活,若家庭中媽媽個性較為強勢,孩子通常都會找爸爸傾訴,在家中爸爸會比較像媽媽,當他跟孩子在一起時,彷彿他有一股內在的喜悅往外湧現。養護者他們內心擁有根深柢固的「中樞」,能夠灌輸力量給週遭的人。養護者的子女覺得安全,覺得自己有價值,因為養護者充分接受子女的感情,從而鞏固了子女身分認同的核心。同時他們還以身作則,教導子女汲取他人觀點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子女必須從身教當中學習的。一個人性格中的養護者角色的比重超出其他角色,那他就是養護型父親,然而父親如果不能超越養護者的角色,往往也就無法為子女設立清楚的界限,子女做錯事時,他急於去諒解,子女踰越他設下的界限時,他通常不願意和他們正面衝突。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某位父親的天性可能傾向於養護者角色,但是他自身的問題卻使他封閉了天性中的這一部分。他也許是藉酒精來痲痺感情,不然就是藉日夜工作來逃避,再不然就是遁入沉默或孤獨,原因則是與家人在一起所引發的感情太過強烈,使他感到懼怕。這樣的父親往往變得非常嚴厲,動輒痛罵自己身邊的人,為的是要與他們在情感上保持距離。養護型父親的弱點是他總是不能對孩子建立規範並在執行時貫徹到底,一般說來,養護型父親在發展「規範者」的角色時需要特別努力。

孩子一輩子都需要關懷,但在生命中的頭五年尤其重要。如果他們感受到父親的溫暖關愛,他們就能以令自己覺得安全穩當的方式與父親-當然也和母親-建立關係。

◎ 規範者

這個角色對六至十二歲的小孩最為重要。父親的主要角色如果是權威的規範者,通常被視為家庭中的掌權者,所以在家庭中,誰是一家之主從來不是問題。父親必須為孩子樹立多方面的典範,其中之一是以勝兵自信的態度面對人生。他如何處理家庭面對的問題?他能否公平負責的與每個小孩相處?他的行為是否正直及符合高道德水準?不管是兒子或女兒,都想確定老爸願意隨時幫助他們,就像岩石一樣可靠。這些是孩子在上學階段特別認同的特性。然而這種角色平衡的例子不容易碰到,因為規範者很容易踰越分際而成為暴君,要不然就是退避成沉默的疏離。

派特‧康洛伊 (Pat Conroy)的小說《大哉山提尼》(The Great Santini)中的主角就是一個規範型父親失去平衡的例子。書中的陸戰隊中校布爾‧米坎把子女當成入伍的新兵,自己則是訓練士官。當他們搬家到新地方時,布爾叫孩子們在門前石階上站成一排聽他訓話,告誡他們在新環境中有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遺憾的是,孩子們對老爸這種舉動有什麼感覺。布爾‧米坎相信自己的權威,不過規範者似乎是他熟悉的唯一角色。布爾以威權方式教養下一代,因為他深信這種方式能使兒子們堅強,結果卻適得其反。他傷害了他們的信心,是他們對他及生命產生恐懼。嚴厲的威權型父親往往養出消極膽小的子女,子女也從未感覺到父親愛他甚至瞭解他。

規範型父親在孩子的生命中擔任了一個重要角色,但是規範者角色必須和其他角色取得平衡。規範型父親的最大難處多半是如何把養護者角色納入自己的父育方式,如果沒有養護者角色制衡,他們的子女長大後往往膽小怕事,沒辦法自己做出明智的決定。如果規範者和養護平衡,父親就能協助子女自行判斷是非對錯,然而子女也會觀察父親言行舉止,他們需要看到大人以誠實實際的態度來示範、抗爭、面對及應付道德問題。規範是父親獨有的角色,這話並不表示母親不教導子女辨別是非或不擔任家中的懲戒工作。不過,規範不單是規定與執行規則及紀律而已,父親的規範者角色要比他的明確功能具有更大的象徵性影響力,這就如同實行君主立憲的英國人,他們的英國國王或女王的功能大部分是象徵性的,對英國人而言,沒有國王或女王的英國是無法想像的,同樣的,父親在孩子生命中的這個階段扮演了一個界定家庭的角色,不僅是設立標準規範,也是孩子成長為大人過程中的核心所在,父親是以規範者的角色陪在孩子身邊。

在這個生命階段,兒子與女兒都有把父親理想化的傾向。如果父親缺席或是做錯事,子女的反應往往是否認自己父親的短處或缺陷,他們也許反而把自己看成是問題的來源,這樣的子女長大之後,往往在人際關係上遭遇很大的困難,特別是在婚姻方面,例如:若在此時父親外遇,孩子將來很可能在愛情上發展為遊戲型的愛情,或是轉為強勢型的女生 (但心底很脆弱),而通常他們找的對象也很有可能會有外遇問題,就如同被家暴的婦女,下一代很有可能也會遇到家暴問題,只是他們反抗性比一般人低,因為他們的經驗早已習慣了。所以,父親的規範型角色在孩子讀小學期間特別重要,研究顯示,如果這段期間父親不在小孩身邊或是太過嚴厲,換句話說,如果子女在這個階段得不到父親規範功能的影響,長大後與威權型人物相處時往往會產生重大問題。

◎ 戰士兼保護人

這個角色對十二歲至十八歲的孩子最為重要。在這個階段,父親必須曉得如何在兩方面為子女打拚;第一,他必須和子女站在同一邊,並肩對付那些令人感到困惑、挫折及招架不住的變化。第二,他必須和企圖引誘他子女離開他身邊、甚或和他作對的力量搏鬥。這些力量有些來自周遭文化,有些源自青春期子女的內心,還有的來自父親本身。為了要為子女奮鬥,父親必須與他們密切接觸。在女兒逐漸由小女孩變成少女時,父親與女兒之間的關係是否也能與時俱進?他能不能給予兒子變成男人的足夠空間?這些都是有待戰士型父親思索的重要問題。戰士型角色的精義在於父親積極進取的能力。戰士型父親會運用其積極性向子女提出挑戰,但卻不一定非贏不可,他可以從子女精通某種新技能中得到樂趣-即使子女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戰士的目標不應該是贏,而是協助子女磨練技能,如果他打得他們招架不住,那他們會灰心沮喪,但若讓太多,他們又鍛鍊不出自立自強的毅力,其實這不僅是在青少年階段,在學齡期間也會有親子間的遊戲,若是父母讓太多,孩子學不到全力以赴,反而會認為大家都要讓他的想法,父母應該是孩子的情況適時調整,主要是激發他能夠願意接受挑戰且具有再接再厲的精神,能夠勝不驕,敗不餒。父親擔任這個角色的任務之一是使子女面對人生時能有效奮鬥-不論是在生意場上或在家裡。有些父親扮演戰士角色失敗,因為他們把積極性全擺在工作上,很少把時間或經歷留給子女;另外有些父親失敗,是因為他們控制不住自己的積極性,在競爭早應成為過去之後仍繼續挑戰自己的子女;還有些則是濫用積極性,企圖迫使子女永遠依賴自己。

身為戰士,父親在女兒這個階段應該藉著肯定女兒逐漸浮現的女性特徵來保護他;但是父親在兒子生命中這個階段要保持中庸之道並不容易,一方面,他必須是讓兒子攻錯切磋的競爭對手,他不能一味退讓,讓兒子輕易得勝,那樣只是提供了軟弱的示範,也貶低了勝利的價值;另一方面他又不能讓兒子毫無招架之力,否則就會壓抑兒子的人格成長。就這一層意思來說,父親應該一方面是戰士,同時又是保護者。

戰士型父親在這個階段的任務是鼓勵子女發展積極進取的衝勁-這種衝進會左右子女長大成人後的成敗。父親如能在與子女的關係中駕馭自己的積極性,就能協助子女成功的駕馭並導引其積極性;如果父親在這個角色上失敗,不管是由於太過積極和跋扈,或是由於太過退縮和消極,將來一定會從子女成年後的工作困難上反映出來。如果父親在先前階段已經是個好的養護者及規範者,到了這個階段又能扮演好戰士兼保護者,自然可以使子女邁入健康又豐富的成年期!

◎ 精神導師

這個角色對即將成人的子女最為重要。青春期這個階段必須有個結束。青少年到了某個年紀必須能夠對自己說:「我不再是小孩子了,我現在是大人。」傳統上,這個過道的重要象徵就是父親給予的祝福;國外父母都希望孩子漸漸獨立自主,然而在台灣,有許多直升機父母在子女即將成人時,還是將他們視為孩子,並不認為他們真的長大。每個階段都有其關鍵要學習的事情,若是在這階段得不到父母的祝福,再加上前一期戰士兼保護者角色失敗的父親第三項:濫用積極性,企圖迫使子女永遠依賴自己,那麼子女踏入社會將會面臨極大的困難。

在我們的文化中,父母對子女通常不太願意「放手」,任他們成為有獨立人格的個體。這個「放手」的過程其實早已開始,但在子女成為大人時才達到高峯,所以父親在子女生命中這個階段的任務就是「給予祝福」。父親若把養護者、規範者及戰士的角色都扮演得很好,子女從青少年過渡到成人的過程就會比較單純,而這對父親也是如此,換句話說,放子女單飛的過程會比較順利。

為何要得到父親的祝福,具體說來又有什麼意義呢?意義之一是父親協助子女規劃未來。他幫子女作夢,這個夢是唐吉訶德式的夢想:夢想著如何克服困難,如何迎接挑戰,如何在這個世界上做一番事業。在此同時,精神導師還要協助子女正是其侷限,從而修正他們的夢想。要做到這一點,父親主要是先承認自己的侷限,並且以身作則,這一步的成功與否取決於父親的態度;然而父親若是個優越的精神導師,往往就扮不好戰士兼保護者的角色,這種父親不是實踐者。儘管如此,在精神導師這個階段,父育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成分多於是一系列的工作,做父親的需要正視一些新的疑問:如今他的子女即將成為大人,他在子女面前能不能曝露自己脆弱的一面?他能不能坦承自己不是對所有事都有答案?他能不能傾聽子女的內心掙扎,和他們分享自己的經驗,而非一味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他們身上?如果對以上問題能坦然答是,那就能從容自在的扮演精神導師的角色。

每個角色在孩子生命中的某個階段會特別突出,除了養護者這個角色是與母親共同扮演之外,其餘每個角色都是父親對子女發展所做的獨特貢獻;在每個父親教養子女的方式中,都會有某個角色居主導地位,這是正常現象。這個角色是他的長處,他的「風格」,但所有角色在每個階段都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一旦某個角色過度發展或排除了其他角色,子女就會受到某種程度的傷害,要做平衡的父親,還必須能兼顧並善用其他角色。如果父親不在,母親或許能填補他缺席造成的一些空洞,但是她不可能扮演規範者、戰士兼保護者,或是精神導師,這些角色只有父親能夠扮演。但若是父親不在,而母親又無法扮演這些角色,衍伸家庭可以提供重要的替補功能,叔伯、祖父、父執輩等這些人都有助於填補父親留下的空洞,但是沒有人能完全取代父親的位置,父親在人類成長發展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人類中沒有一位父親能完美的扮演四個角色,每個父親幾乎都有一個最主要的角色,這個角色他扮演起來最自在,也最自然;每當有問題發生時,他最想以這個角色來解決問題。如果我們回首童年,體會父親獨有的長處與短處,將更有助於我們瞭解自己生命中的優點與缺點。

文章來源:http://children-fortune.blogspot.tw/
(image via baby.qq.com)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小富苗 Copyright © 2011 Designed by Ipietoon Blogger Template and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