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最傷孩子的十句話,父母請嘴下留情!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1.笨蛋,沒用的東西

告訴孩子:你不笨
是誰給孩子貼上了“笨蛋”的標籤
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成為“笨蛋”
在平常之中賞識你的孩子
翹起你的大拇指
一句簡單的話,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2.住嘴,你怎麼就是不聽話

“聽話“的孩子到底好不好
不要一味要求孩子服從自己
給孩子爭辯的權力
培養有主見的孩子
學會與孩子說話
當孩子與父母頂嘴時
沉默會更具震撼力

3.我說不行就不行

別耍“因為我是你爸爸”的威風
“一言堂”的後果
懼怕不等於信服
尊重孩子的選擇
學會與孩子商量
聽聽孩子的建議

4.我再也不管你了,隨你的便好了

沒有力度的話不要說
別把父母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停止空洞的說教
尊重是最好的辦法
批評孩子時,注意不要傷著孩子
寬容孩子的“不務正業”
不要強迫孩子做他暫時不喜歡的事

5.你若考100分,我就給你買……

物質獎勵刺激孩子學習好不好
為孩子製定的目標應該是跳一跳能摸得到
怎樣幫助孩子最有效
要讓孩子知道,他們因什麼而可愛
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
別把孩子的分數看得太重要

6.你可真行,竟做出這種事

只當“參謀”,不當“司令”
“早戀”不是洪水猛獸
“賊”的帽子扣不得
接納孩子的缺點
想一想孩子為什麼這樣做
不要怕孩子吵架


7.你又做錯了,真笨

允許孩子犯“錯”
失敗後孩子更需要肯定
你在給孩子傳遞什麼樣的信息
拯救一個人的靈魂比制裁肉體更有效
教育孩子是疏而不是堵
告訴孩子每天做好一件事

8.一看你就沒多大的出息,將來就撿破爛吧

擺正期望的天平
永遠不要對孩子說:你做不到
做一位自信的父母
孩子需要賞識,渴望被肯定
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去鍛煉
驅除孩子心中自卑的陰影

9.都是一樣的孩子,你怎麼就不如別人

教育孩子不應統一模式,要因材施教
孩子不是一張白紙,不可隨意塗抹
別讓孩子患上“習得性無助”
告訴孩子:成功不在於角色的大小
讓孩子成為優秀的關鍵在哪
讓孩子學會跟自己比賽
讓孩子以他自己的速度成長

10.就知道玩,一提學習就沒了精神

孩子最喜歡什麼樣的教育方式
讓孩子把玩的心用在學習上
讓孩子在寬鬆的環境中學習
讓孩子適當地玩一玩電子遊戲
不可剝奪孩子玩耍的權力
玩出孩子的自信心


今天孩子最缺的四個方面

1、童年快樂的缺失;
2、精神文化的缺失;
3、親情溝通的缺失;
4、成就感的缺失。

給爸爸媽媽的五句忠告

1、成長比成功重要——輸得起的孩子最成功

現在的父母有個奇怪的現象,什麼都替孩子做,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唸書。我組織夏令營,一個很小的孩子看著煮雞蛋發呆,我說“你不愛吃嗎?”“愛吃!”“那你怎麼不吃呢?”“這雞蛋跟我們家雞蛋長得不一樣!”“你們家雞蛋長什麼樣?”“我們家雞蛋是白的、軟的,這雞蛋太硬咬不動!”後來一問才知道,這孩子從小就沒見過家人煮雞蛋、剝雞蛋的過程,都是擺好了切成四塊放在面前吃,所以別老預設結果,而要重視成長過程,走好腳下的路,輸得起的孩子才是最成功的孩子!

2、經歷比名次重要——過分溺愛造成孩子無能
都說現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經受不起挫折,這是因為家長不給他們接受磨煉、承受失敗和挫折的機會。“生了男孩怕學壞,生了女孩怕受害”,但意想不到的傷害天天都可能發生,過度的保護帶來的是孩子的無能。可以包容孩子,讓家成為孩子最後的港灣;可以理解他,讓他找到溫暖和安全感,在徬徨和沒有出路時,給他指條路而不是給他一堵牆。

3、付出比給予重要——給孩子愛你的機會

只對孩子付出愛,會讓他們沒有責任感,只會一味索取。一位下崗女工知道孩子喜歡吃蝦,咬牙從市場買來,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自己捨不得動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飯,媽媽忍不住想嚐一口,“別動!”13歲的孩子說“那是我的”。過分溺愛、無限縱容滋長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4、對話比對抗重要——別跟孩子“較勁”

青春期的孩子愛跟父母“對著幹”,四五十歲的父母也愛跟孩子“較勁”,雙方各站一方,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對方,只想改變別人,不想改變自己。比如談到早戀,許多家長就簡單、粗暴地阻撓、強行壓制。青春期的孩子正處在成人感迅速增強,但心理卻不成熟的時期,他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又對父母缺少基本的信任,因此逆反心理很強,心靈的大門只朝著同齡人開放,這時候他特別需要心靈關懷,需要理解。

5、激勵比指責重要——欣賞孩子,告訴他“你能行”

一味地對孩子表示不滿、求全責備,帶給孩子的是負面信息,讓孩子怯弱、抑鬱,甚至產生厭世情緒。我小時候有兩大愛好,一是畫畫,5歲時畫了一隻大公雞,我母親說:“太好了!我早就說過,你畫的公雞比我養的還漂亮!”於是,我更愛畫了,黑板報從一年級畫到高三,到農村插隊給農民辦報,後來就辦了《中國少年報》;二是愛跳舞,五年級那年北京市舞蹈學校來招收小演員就有我一個。結果不幸的事發生了:當我穿著小褲衩、背心,手背後、腳站直後,有個老師從我身邊走過,瞟了我一眼說“哼,腿都不直還跳舞呢!”從此之後,我一跳舞就想起那話,後來就不敢再跳了,再後來乾脆不跳了。所以我對父母說,孩子從小生長在“你不行”的環境中,慢​​慢地會把“你不行”內化為“我不行”,他就真的不行了,"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 其實對孩子來說,有沒有天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興趣和自信。別瞧人家,大膽為孩子喝彩,相信你的孩子會創造奇蹟!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7歲孩子亂按電梯被罵,媽媽的舉動讓人意外卻深受啟發!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是懂事的。也就是說,不論在家還是出門,孩子都能與他人友好相處,不會給他人製造困擾。可是當你的孩子被別人責怪是“熊孩子”、“沒教養”時,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怎麼及時教育呢?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啟發。

想像一下這個情景,如果你的孩子把所有樓層的電梯都按亮了,影響了其他的乘客而被責罵時,身為父母的你,會怎麼做?這件尷尬的事情,就真實地發生在奇奇媽和奇奇身上。

這一天,7歲的奇奇在搭電梯時心血來潮,把所有樓層的電梯都按亮了。他本想用這個惡作劇逗媽媽開心,卻沒想到換來里頭乘​​客劈頭蓋臉地責罵:

“這孩子,怎麼這麼沒教養!”

“對啊!我要趕回家煮飯,你這不是耽誤我時間嗎?”

“好端端的,怎麼能亂按電梯!真是!”

“現在的孩子真是越來越討厭了,上次也遇到一個,氣死人了!”

……
奇奇一時間受到驚嚇,臉漲得通紅,不知如何是好。他不知道自己一個小小的舉動會引來這麼多非議,最後頭越來越低,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奇奇媽眼看孩子心裡受傷,便摟過孩子的肩膀,誠懇地說:“真是不好意思,我家孩子不是沒有教養,只是有點調皮。他現在知道錯了,對吧?奇奇,給叔叔阿姨們道個歉吧。”

奇奇抬起頭,羞愧地說:“對不起……”

這位媽媽趁勢說:“奇奇,待會電梯停在哪一層,你就要報出哪一層到了,認真地說一句'給大家添麻煩了'。”

奇奇連忙點頭,緩解了自己的尷尬。果然,接下來電梯到了每一個樓層,這孩子都盡職地給大家報數,也貼心地補上一句“給大家添麻煩了”。稚嫩的聲音響徹在電梯裡,彷彿是一聲聲道歉。

大家都有些意外,本來都皺著眉頭,慢慢也松下來了。最後有人甚至不忍心地說:“沒關係啦,不用這麼小題大做。”

奇奇媽只是淡淡地說:“沒事,讓孩子改正他的錯誤,他會記得更深刻。”

慢慢地,乘客陸續出去時,反而轉回頭笑著跟孩子說:“謝謝你!”

孩子的笑容也慢慢回來了。從此以後,奇奇不再亂按電梯,遇到小朋友在電梯裡亂喊亂踢時,還很“正義”地阻止他們:“噓!在電梯裡要安靜。”

可想而知,正是因為媽媽的小舉動,才消除了孩子的尷尬,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其實在生活中,教會孩子做個有教養的人,往往會收穫到比成績更值得自豪的生活品格。這些優秀的行為習慣,會伴隨孩子一生,助他融入社會。

如果孩子有下列不良習慣,那麼爸爸媽媽就應當注意了;

情形1和孩子玩時不守規矩,要麻搶別人東西,要麻推別的孩子。

情形2吃飯時不管其他人,總是把菜往自己的盤子裡夾一大堆,碰到自己愛吃的,就直接轉桌子,也不管別人是否在夾菜。

情形3仗著自己是孩子,總要求所有人為他做事,稍有不順心就大吵大鬧。

情形4不高興的時候也不願意聽長輩講話,還喜歡摔東西。

情形5不知道哪裡學來的髒話,一不留神就講出來,各種有樣學樣。

在孩子還沒真正定型時,爸爸媽媽應該及時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在孩子的成長階段,教養往往跟孩子的社交技巧扯上關係,也就是說“ 不論是在家還是出門在外,孩子都能與其他人友好相處的一系列行為,比如懂禮貌,不打擾他人,認真聆聽,請求許可,學會等待,接受拒絕,與人分享等等”,這些都需要爸爸媽媽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

第一、父母要以身作則

有教養的爸媽才能教出有教養的孩子。切忌在孩子面前做不禮貌的事情,容易給孩子留下不好的示範。言傳身教,重要的是身教這部分。這也表示,即使是嘴上說得再好,也不如身體力行的教育影響力大。所以想要孩子成為受歡迎的人,父母本身就要有教養,否則要怎麼說服自己的孩子?

第二、盡量不為孩子開脫,正面教育

當孩子做錯事遭遇到指責時,請不要隨意為孩子開脫。在你以家長的身份說話時,不妨把雙方的心情都考慮進去,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認錯,培養正確的是非觀。有些家長習慣用“他還是個孩子”之類的說辭來袒護孩子,結果孩子反而越來越叛逆,反而不受喜愛。

第三、教會孩子基本禮儀

正因為孩子尚小,所以爸爸媽媽更因為教會孩子基本禮儀,慢慢強化他的好觀念、好習慣。可以每次只教會孩子一個社交技巧,讓孩子專心地運用。比如說你好,說謝謝,說對不起,說可不可以……這些簡單的句式,說多了,孩子自然也會成長為謙虛、有禮貌的人。爸爸媽媽也不要吝嗇你的肯定眼神,在孩子做得對時表揚他,在孩子做得不好時,及時引導他。

第四、告誡孩子不去打擾別人


請讓孩子懂得,在公眾場合大吵大鬧是非常不禮貌的。爸爸媽媽應該不斷地告訴孩子這一觀念,比如在出門前先跟孩子約定好,在出門後如果孩子過於喧鬧,一定要及時制止他,並跟他說清楚,這麼做有什麼壞影響。千萬不能放縱孩子,因為旁人往往會從孩子的舉動中得出“一定是父母家教不好”的結論,這其實對父母來說更是一種尷尬。


 
第五、讓孩子結交有禮貌的同齡人

教養主要表現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所以幫他找個年齡相仿的朋友是很有必要的。孩子們是很容易相互影響的,他們會慢慢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分享,如何承擔責任。這會大大減輕父母的教育重擔。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也許就差你這一小步。請爸爸媽媽多些耐心對待孩子!隨著你和孩子品嚐到成功與進步的滋味,你一定會發現,教給孩子良好的社交技巧會讓你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希望,讓你體會到巨大的欣慰與滿足,也讓你成為孩子最重要的啟蒙老師。請記住,教育孩子不僅僅是一項責任,也是一次次體驗驚喜與成就的機會!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嘿,Baby,爸媽教你混社會!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混社會,常讓人們想到那些很酷很拽的古惑仔,抑或是某些“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江湖騙子。
可惜,人們誤解並低估了這個詞。混,其實是一種外圓內方的境界,中國人際交往的學問全融在這一個字裡。

而社會,不過是一群人做一件事的地方。它的最終目的是做事,可是一群人的前提是無法忽略的。

因此混社會,混的終究是人。


大人如此,小孩也是一樣。幼兒園是社會的縮影,幼兒園的江湖,其實也是風起雲湧。孩子們能否喜歡上幼兒園,喜歡上社交,首要看他們接觸的是什麼人。

當然,除了自己的孩子之外,很多事情都是不可控的。那麼,你該怎樣傳授孩子混社會的本事,你的家傳秘籍又是什麼呢?

在家一條龍出門一條蟲

一去幼兒園就嚎啕大哭?
一見生人就躲在身後?
在家一條龍,出門變成蟲?
這些孩子怎麼了!

儘管不願社交和孩子的先天氣質類型有關,但假如他們的反應極其強烈的話,我們幾乎可以斷定,不知在什麼時候,社交讓他們有了不好的體驗。


沒有人可以強大到不在意外界的回應,而獨守暗夜無邊的沉寧,即便有些人看起來已經做到了。

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就在追求外界的回應,他們瞪著圓溜溜的眼睛打量你,你一努嘴逗他,他便咯咯笑了;他們“啊嗚啊嗚”地對著你說話,你學著他們的樣子,一來一往間,他們甚至能跟你“說”很久;他們高興地時候看你,想哭的時候看你,他們要的就是你的認同。
可當外界沒有給予他們認同的時候,他們便怯縮了。
村上春樹說:“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願意失望罷了。


5歲的樂樂很懼怕時代廣場這個地方,每當媽媽提議去那玩兒,樂樂總是哭鬧不止。

媽媽困惑了很久,終於有一天,她想起了去年在那兒放風箏時,樂樂被大孩子推倒,雖然經過安慰他不再哭鬧,卻從此開始懼怕那個地方。

掃除孩子的社交陰影成為當務之急。


原諒自己比原諒別人重要

通常,產生社交陰影的孩子性格內斂,追求完美,這些孩子比別人的心思細膩,痛感很低,也因此更容易受傷。

受傷的首要原因是自己不夠好。

你為什麼不跟大家一起玩呢?我不會……快去表演個節目!不要……

他們怕自己不夠好,而不能贏得大家的認同,一旦他們嘗試著表演或者和大家玩耍,但果真如自己想像的那樣,眾人都嘲笑他,他們便再也不會做那樣的事兒了。

他們沉陷於深深的自責之中……

我們可以試著用蘋果和橙子作比,同樣經受時間的考驗,但是蘋果總是比橙子先爛掉,因為橙子有一層厚厚的皮。

這層皮的存在,完全不影響橙子的營養價值,卻可以替它抵擋惡劣環境的侵襲。
原諒自己,是為了將“自怨自艾所消耗的能量,更多地轉換為自我完善的行動力”。

受欺負的孩子不需要同情!

孩子在和小朋友的玩耍中受了欺負,你會怎辦?

急忙跑過去安慰,口中念叨著“寶寶沒事兒吧,不疼不疼哈~那個壞小子,怎麼能欺負我們寶寶呢,咱們走!”

你給孩子灌輸了“你被人欺負了”“你吃了虧”“你的媽媽很為你不平”的思想。

一來,孩子的自尊受挫,被人欺負多不光彩;二來,他們對他人產生恐懼和戒備,外面的都是壞人;最後,他們開始仰仗媽媽的庇護,而無法自己去探索世界。

不妨換個說法:“哥哥是不小心的,他跟你鬧著玩兒呢,你跟哥哥握握手,說我沒事兒了,我不哭,我已經長大了!”

你認定孩子是強者,他就會以強者的身份生存;你強調孩子的弱者地位,他就會弱給你看!

你看不慣很正常

幼兒園,實際上是社會的縮影,來自不同原生家庭,在不同教育模式下長大的孩子,其實可以看作他們父母的代表。

在成人世界裡會有各種看不慣,你看不慣,只因你不懂他們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又受到了何種教育,有過什麼經歷。

張愛玲曾說:“如果你了解以前的我,也許會原諒現在的我。”

小孩子雖不懂這些深層原因,但他們也用自身價值觀判斷出了誰“好”,誰“不好”。
試著用小動物作比吧,一個大森林生活著各式各樣的小動物,小兔子不理解為什麼松鼠愛吃松子,狐狸總是嘲笑黃鼠狼會放屁,小黑狗很討厭刺猬的刺……然而,他們都是好朋友。
傾心接納你看不慣的人,保持和而不同,這是混社會最難的一關!

黑洞or高峰

有些父母像黑洞,他們吸走孩子的純真爛漫,讓孩子變成滿是警戒、提防、誠惶誠恐的人。

有些父母則像一道高峰,挺起了孩子成長的脊梁。因為他們會告訴孩子“你是那麼地招人喜歡,而大家也很可愛對不對?”當孩子自信,並滿懷愛意對著別人微笑時,沒有人能抵擋這種魔力。要知道,沒有人會討厭一個真心喜歡自己的人,只要他們沒有打擾到他。

因為他們會跟孩子談論各種兒童喜歡的話題,讓他看一些寓教於樂的動畫片,讓孩子變得“博學”起來。當小伙伴兒對他投去崇拜的眼光時,孩子怎麼還會抵制和大家做朋友呢?這鍛煉的,其實就是孩子的做事能力。

因為他們不會做個旁觀者,他們會準備各種小卡片、小禮物,“籠絡”孩子的小伙伴,替孩子的社交出力。他們也會在孩子懼怕老師時,私下與老師溝通,請老師多多表揚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有時候“拼爹”也是要得的!

試想一下,你之所以喜歡別人,或者之所以被別人喜歡,是不是只因佔了這幾條?

那麼,請將​​你的處世秘籍轉給孩子吧!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我們買不起”這句話誤導了多少孩子?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我們買不起”這句話誤導了多少孩子?

聽起來很耳熟吧?

孩子誤解有理:不管你的出發點如何,在你並非一貧如洗的情況下哭窮,會讓孩子誤以為你在杜絕他的貪婪。

父母正解之道:列一個每月開支計劃(哪怕是比較粗略的),可以幫孩子更加清楚地明白願望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區別,比用“買不起”來搪塞更有說服力。

任何年齡的孩子都很善於察言觀色。即使年幼的孩子會列上諸如:城堡、彩虹之列超不現實的禮物,但最終還是會在父母的解釋後放棄。所以說,對孩子進行金錢和責任教育,永遠不會太早。




“寶寶,要什麼只管跟媽媽說”

有的父母的確過於疼愛孩子,逛商店時,孩子就像有了金手指一樣,指哪打哪。

孩子誤解有理:孩子認為,錢總是會有的,而價格從來都不是問題,那麼他在以後的人生經歷中將很難獲得動力。他會覺得生活得好是理所當然,不好就是別人欠他的了。

父母正解之道:先改變觀念,不再把花錢和愛劃等號的時候,才能真正改變這種行為。

與此同時,嘗試讓孩子遠離誘惑,也是當下必須要做的功課。不要隨便送孩子禮物,帶孩子一起去商場時,也要事先約定好只買購物單上列出來的東西。



“媽媽如果不工作,怎麼給你買禮物啊”

孩子誤解有理:不管你是因為對工作的熱愛,或者經濟壓力迫使,對於“工作狂”媽媽,孩子們只有一個理解--“她不肯陪我”。

父母正解之道:不要認為這是孩子不懂事的表現,這只是他的視角而已。告訴孩子,你知道“寶貝希望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能更多點”,然後可以立刻計劃一段不被打擾的時間,哪怕是一個下午,或者周末的一天也行。



“別告訴我別人有多少玩具,對你來說,這些足夠了”

孩子誤解有理:如果你過於急切地否定孩子,這會讓他感覺受挫、委屈,因為他不知道究竟為什麼媽媽會對她這么生氣。

父母正解之道:管住你的嘴巴!當孩子興高采烈地講別人玩具的時候,請平靜地聽完孩子究竟想說什麼。問問她有沒有什麼想法,而不是告訴她,你在想什麼。同時,講道理要適可而止,別沒完沒了的。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關心小孩飛得累不累的人很少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乖孩子的含義是什麼?李忠輝老師講座時,曾有家長提問:“幼兒園老師總反映孩子不乖,淘氣,應該怎麼辦?”
出乎意料,李老師並沒有分析孩子的問題,反而說:“出於幼兒園老師的角度,當然希望孩子都聽話,這樣方便管理。但一味要求孩子聽話,只會泯滅孩子本來的性格。



一旦用“乖”去期待孩子,無形中就設立了很多標準。這些標準是父母單方面給孩子施加的壓力,孩子必須在條框中學習生活思考,不敢輕易嘗試自己內心真正希望的事情,不然就有可能犯錯。
乖孩子的相似之處在於成績好、懂事、循規蹈矩、不惹是生非,少讓家長操心。
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孩子“乖”?

因為我們潛意識覺得這樣比較容易掌控,容易得到“你家孩子真棒”的讚美。滿足了我們一定程度的控制慾和虛榮感。
是因為我們覺得生活中已經有那麼多煩心的事和人了,如果孩子能夠省事省心省力的成長,就太好了。
大人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擬定規則,強硬地要求但孩子必須遵守,否則你就是不乖!
可孩子真的快樂嗎?

憑什麼孩子一定要乖?不問緣由、不分場合地要求孩子聽話,或許他當時照做了,但其實並不願意;而那些打著“這都是為你好”的旗號綁架在孩子身上的壓力則更為沈重, “乖乖聽話”成了感恩的最佳方式,否則就是不知好歹的白眼狼。

為了達到“乖”的標準,他們付出了很多孩童時期應有的特性和快樂,小時候的“乖乖仔”長大後一般會有兩種情況:

第一,當他們的人生再也沒有復制粘貼的軌跡可循的時候,就會突然失去了目標,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讀到博士甚至已經成為博士生導師而選擇出家的人太多了;

第二,在成長的過程中,一旦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就會嘗試很多之前沒做過的事。這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抱怨:“這孩子小時候還挺乖的,怎麼長大之後變成了這樣呢?”

他們當年的“乖”只是表面,內心並沒有那麼快樂,反而積攢了很多的叛逆和疲倦。

經常有家長問關於孩子“ 不聽話”的問題,著眼點往往在怎麼才能扭轉孩子的行為。
可是,孩子初來世上,太多的東西對於他來說都是新鮮的,值得探索的,有太多的可能性。在基於安全和道德的基礎上,為什麼一定要按照家長的想法做呢?

所以,與其問怎麼扭轉孩子的行為,不如問怎麼能讓孩子玩得更開心
孩子喜歡玩水,家長就想辦法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鼓勵他和水多接觸,甚至可以帶他了解水的各種形態;孩子喜歡汽車,家長可以像桉樹媽媽一樣,花一下午的時間帶著孩子看汽車來來往往,找bus司機打招呼。

不要輕易的框定孩子,指給他每件事情的邊界,幫助他探索那些可能的事,教給他如何處理不可能的事,陪伴他經歷那些未知的事,他需要你。


這個世界上,關心孩子飛得高不高的人有很多。入學後有老師,工作後有上司,但是關心他飛得累不累的人很少,但願你是其中一個。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小學階段最重要的3件事、3個習慣、6個字!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小學是學習生涯的起點,又是孩子可塑性最強的時期,也是形​​成良好習慣的重要階段,因此,說小學階段是人生最重要的環節也不為過。


1、小學家長要記牢6個字

▶“等待”
家長要有耐心陪著孩子慢慢長大,要接受這個現實: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動作快,一下子養成各種好習慣,一下子什麼都做好——否則這個家長也太好當了。

▶ “詢問”
孩子放學回家,要和孩子聊聊天,問問孩子在學校裡發生了什麼,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詢問很重要。有的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就自己玩手機,從來不和孩子溝通。如果平時工作確實很忙,雙休日就要多陪伴孩子。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不能偷懶。

▶ “鼓勵”
對孩子一定要多鼓勵,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不要總是拿孩子和別人比,這樣只會打擊孩子。

2、小學家長要做好的三件事

在小學階段,家長不要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相對於學習成績,對小學階段的家長來說,有三件事要重要得多。

▶ 第一件重要的事:興趣

培養孩子的興趣很要緊,孩子對學習有興趣才有後勁,對學習沒興趣就完了。

這個興趣,既包括學習興趣,也包括學習之外的興趣。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可以幫孩子培養起一兩種興趣愛好。剛開始可以廣泛接觸。父母有責任讓孩子接觸到不同的東西,讓孩子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然後鼓勵他堅持下去。

▶ 第二件重要的事:習慣

一是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二是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三是獨立閱讀思考的習慣。

從教這麼多年來,如果說我所接觸到的優秀的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喜歡看書。

閱讀不僅可以促進語文的學習,而且可以促進一個孩子整體素質的提升,提升他(她)對世界的認識。孩子的閱讀習慣是要靠父母培養的,而且這個習慣培養起來之後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終身受益。

▶ 第三件重要的事:性格

父母的感情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努力營造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會非常有幫助。

培養孩子性格的第二個要點是父母要捨得投入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孩子的教育應該是爸爸媽媽責任最大,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這樣才能體會到做父母的快樂。

要培養孩子陽光性格第三個要點是讓孩子開眼界。眼界決定境界,家長有條件、有時間的話,可以多帶孩子多出去看看,同時在準備出遊或者參觀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

3、小學的三個關鍵時期

▶ 第一個是剛剛進入小學的時候,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時期。

這時候家長需要做三件事:培養孩子的興趣、學習習慣和良好的性格。這個在前面已經詳細講過,就不再展開了。

▶第二個是三年級,這是一個轉折時期。

通常學生的成績都是在三年級開始分流。一、二年級時成績一直領先的孩子到了三年級不一​​定繼續領先,但三年級名列前茅的孩子,一般到了四五年級仍然會成績優秀。

這主要是因為,一、二年級成績好的孩子有些是因為“搶跑”,在入學前已經先學了一些學科知識,並​​不一定是學習能力很強的孩子。對於那些沒有提前學習的孩子,只要學習習慣好,學習興趣高,學習能力強,到了三年級就慢慢趕上去了。另外,三年級開始,學科內容難度有所提升,對於學習能力的要求也更強一些,所以,三年級成績會有一個調整和分流。

對三年級的家長來說,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遇到了一些困難,一定要給孩子鼓勵,增加孩子的信心,幫助孩子渡過這個階段。

▶ 第三個關鍵時期是六年級臨近畢業時。

這個階段家長的主要問題是焦慮,因為面臨升學,很多家長開始擇校。

如果覺得孩子需要補習,可以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適當安排。而且要給孩子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培養孩子管理時間的能力。

還有些家長為了擇校讓孩子學奧數。奧數並不是適合所有人的。學得好對孩子的思維能力是個鍛煉,但學得不好可能會抹殺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所以,家長一定要摒棄功利主義的想法,要從孩子成長的角度,而非擇校的角度考慮是否學奧數。

對於擇校這個問題,一定要選適合自己的孩子的,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不要當趴在窗戶上的蒼蠅!值得一看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最近,有一位老師對他的學生們說了一番話,可謂字字珠璣,句句戳心。

我今天的講話,主要是對那些我放心不下的同學說的。我想說:不要當趴在窗戶上的蒼蠅——只有光明沒有前途!有的同學可能想,我現在還很小,這叫前途無量。我想說,因為你年輕,所以你還有光明,但不能保證你有前途。

如果你做不到我以下這三句話,你只有光明,沒有前途,說白了叫前途不“亮”。


圖為示意圖,非本人
 
第一句話:不要以為小,就不想努力跑

吃飯要靠自己的嘴,走路要靠自己的腿!任何人要掌握自己的命運,不能依賴別人。你要學會自立,你的榮耀要靠自己去爭取,你的成功要靠自己創造。任何人要想實現輝煌,只能靠自己的努力。當代一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幹,靠天、靠地、靠老子都不是好漢!”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爸很有錢,我為什麼要努力學習?我要告訴你,你現在可以花他們的錢,因為你未成年,這是他們的義務;你上了大學可以花他們的錢,因為你剛成年。這是他們的寬容;你畢業之後花他們的錢,這是你的恥辱。你大了,就應當回報父母恩。你卻學習不努力,導致沒能力。結果,你只會要,而不會給。我就要“恭喜”你,經過多年的“努力”,你具備了和乞丐一樣的能力和厚臉皮。

第二句話:世界上最厲害的不是錢袋,而是腦袋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成功的人不一定是讀書好的人。我想問你,你到北京旅遊是坐高鐵好還是騎自行車好?當然是坐高鐵好呀。知識就如同高鐵,有了這樣的工具,你實現成功就更快捷而且更舒心。更重要的是,你人生的選擇餘地就大,要是你坐高鐵坐膩了,你也可以騎上自行車領略風景,累了,你再坐高鐵不遲,這就是瀟灑,因為你有“知識高鐵”這個工具。

當今世界是知識時代,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其中有一條: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Academic certificate is dollar.

美國2007年的一個調查表明,18歲或以上的成年人,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人,平均年收入為79946元,而沒有完成高中教育的人,年收入僅19915元。還有資料表明,去年美國持有學士學位者的平均年收入54689元,高中畢業者的年收入僅29448元。雖然說學歷並不等於個人工作能力,但學歷高的人學習能力強的可能性就高這也是不爭的事實。而學習力恰恰是未來社會競爭的核心能力。你也不得不承認,受過高等教育及學歷較高的人,接受新知識快,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工作能力也明顯較強。

其實一句話,就是知識越多,成功和幸福的可能性越大,這是大概率事件。你要想買質量好的筆,你一定要選擇去大商場去買,因為這樣的可能性大,你絕對不會想到到小商店去買,因為這樣的可能性小。

請記住,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是腦袋而不是錢袋。有好的腦袋,錢就會追著你來;沒有好的腦袋,再多的錢,也會丟掉。趁著年輕,抓緊給腦袋充電這才是正道。
第三句話:學習上吃苦,一輩子受補

邁克爾·喬丹輸掉了上百場比賽才成為“空中飛人”;羅琳寫《哈利·波特》修改了十二次才最終出版;周杰倫忍受著強直性脊柱炎所帶來的呼吸困難、脊椎疼痛,卻依舊笑容燦爛;許嵩默默地承受著謠言與愚弄,卻依舊堅持自己心愛的歌曲之夢。請同學們記住,沒有人能替你去實現自己的夢,苦你只有自己去嘗,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因為你的人生終究是你的“單人旅途”。

在學校讀書不僅讀的是書,更重要的是培養一個人吃苦的習慣和能力,如果你連高考的苦都不怕,人生就沒有苦能難得倒你了,這就叫“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猶太人在孩子還是嬰兒時,會往書上抹上蜂蜜,讓孩子去舔。這就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刻苦能夠感受到甜,隨著你讀的書越多,你會覺得其實原先覺得苦的書,會越來越“甜”,隨之人生也會變成“甜”的,這就是學習帶給你的可喜變化。

正是這樣一番醍醐灌頂的講話,驚醒了無數學生。強烈建議給孩子看一看。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千萬別用這4種方式哄孩子,一定要改正!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孩子生來如一張白紙,等著我們父母為他鋪滿色彩。世間本沒有好孩子和壞孩子,只有好教育和壞教育。你要知道,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是情有可原的,並不是孩子的錯,歸根索源,錯在大人身上。

做父母沒那麼簡單,陪孩子有陪伴的技巧,罰孩子有懲罰的技巧,哄孩子也要注意技巧。

這幾種哄孩子的話千萬別再說了!


1.你在吃什麼?給我也吃一口好嗎?

孩子在吃東西,奶奶跟孩子撒嬌:“你在吃什麼呀?給我也吃一口好不好?”當孩子猶豫或拒絕了,奶奶說:“咦,這麼小氣啊……”,孩子最終還是把手裡的食物伸過來,結果奶奶笑著說:“奶奶不吃,奶奶就是看看你肯不肯給奶奶吃,我家寶寶是個懂分享的好孩子,真棒!”

也許你覺得你只是和孩子開玩笑,但孩子會當真,你的拒絕會使孩子失去判斷力,這樣的行為也無法培養孩子分享的意識,只會讓孩子誤解,原來大人只是要我做出分享的動作,而不是真的想要這樣東西。

建議做法:孩子分享給你的時候,一定不要拒絕,然後誇獎孩子:“謝謝你,你真大方。”

2.這個桌子怎麼那麼壞?別哭,媽媽幫你打它!

小傢伙喜歡在屋裡跑,撞到桌子摔倒了,哇哇大哭起來。媽媽立馬抱起孩子,摟在懷裡連聲哄:“寶貝別哭,誰撞倒我家寶貝的?媽媽幫你打它!”然後還真就為了哄孩子開心,伸出手拍了桌角幾下,然後對孩子說:“你看,媽媽幫你教訓它了,看它以後還敢欺負我家寶貝麼!”

你可曾想過,明明是孩子撞了桌子,卻把錯誤歸結到桌子身上,讓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遷怒別人,不懂得寬容和自省。從小就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孩子,你還指望他能成為一個謙謙有禮、待人大度的人嗎?

建議做法:如​​果不嚴重,家長大可不必驚慌失措。而是溫柔地過去幫他揉揉,告訴他:“沒事,媽媽揉揉就好了。”等孩子情緒穩定了,還可以告訴孩子:“小桌子被你撞了,它也會疼的,咱們也幫牠揉揉好不好?”

3.這個玩具不是這樣玩的,我來教你

孩子有了新玩具,很開心的這邊戳戳,那邊弄弄。媽媽在一邊看著更著急,巴不得孩子一分鐘就完全學會了,尤其是看到孩子操作錯誤或者玩法不對的時候,也許會說:“錯了錯了,這個玩具不是這樣玩的,媽媽教你吧!”

你一句錯了,孩子瞬間就有了挫敗感。玩具不就是用來玩的嗎?那為什麼一定要講究那麼多的規則呢?孩子的思維遠比大人富有想像力,而且不受任何慣性思維的約束,讓他安靜地一個人認真研究,興許還真能玩出不少新花樣呢?而且,自己研究出來總比被人手把手教會更有成就感,不是嗎?

建議做法:讓孩子盡量嘗試自己玩,他需要你幫助的時候再耐心指導就行了。孩子即使方法錯了,也不必直接說“你錯了”,而是委婉說“其實也可以這樣玩呢?”,引起孩子興趣後再演示給孩子看。

4.媽媽不讓你吃,我們偷偷吃

為了防止蛀牙,媽媽規定孩子不能吃糖,爺爺偷偷塞一包給孩子討孩子開心,說:“媽媽不讓你吃,我們偷偷吃,千萬別告訴媽媽是我給你的哦。”被發現了,還主動站出來袒護孩子,“是我讓他吃了,怎麼了。”媽媽總不能懲罰長輩吧。

對待孩子的教育,最好全家人都保持一致戰線,而且必須有一個人是有著絕對的主導權的。如果媽媽已經給孩子製定了規矩,那麼其他人最好不要輕易破壞,這樣不但教會孩子撒謊,而且也會對孩子自製力的培養造成影響。

建議做法:不要破壞給孩子製定好的規矩,如果孩子趁著媽媽不在想要破壞規則,可以對孩子說:“你問過媽媽了嗎?媽媽同意嗎?”然後溫柔制止。如果孩子不依不饒,只要不是原則問題,也可以嘗試和媽媽聯繫,幫著孩子一起徵得媽媽的同意。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兒童安全】這些食物會讓寶寶越吃越“笨”,家長一定要警惕!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兒童的味覺與大人不同,他們對甜味非常敏感且有更強烈的偏好。所以,各色零食往往受到孩子們的喜愛。

但是,零食不單含有非常高的糖、鹽、油,還有很多人工添加劑,往往讓寶寶越來越不喜歡正經吃飯,甚至損害寶寶的大腦發育。
罪魁禍首1

人工色素
在兒童智力發育階段,需要大量的優質蛋白質和類脂等營養元素,但是含有大量人工合成色素的零食不能提供這些營養。同時,人工合成色素自身或其代謝產物具有毒性,而且,在其保存過程中還可能混進砷、鉛或其他有毒的中間產物,都會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和神經發育。此外,攝入過量的合成色素還可能引起過敏症,如哮喘、鼻炎、蕁麻疹、皮膚瘙癢以及神經性頭痛等。

罪魁禍首2

反式脂肪
對以下食物家長們要特別注意:首先是人造油脂,如人造黃油(植物奶油);其次是油炸食品,如方便麵、薯片、薯條等。一些含油脂的加工食品,如快餐、冷凍食品(如湯圓)、烘焙食物(如餅乾、曲奇和麵包等)、各種即衝型糊粉狀食品(如粉狀麥片、椰子粉、芝麻糊粉等)、各種奶油糖、花生醬、巧克力醬中,都可能有反式脂肪酸。

罪魁禍首3

膨化食品
美國營養食品專家多年前就提出過忠告:膨化食品中存在較多有害金屬元素鉛或鋁,家長不應常讓孩子吃這些食品。膨化食品含鉛、鋁比較高的原因,是加工這類食品往往要加入膨鬆劑之類的添加劑,有的膨鬆劑含有較多的鉛或鋁等重金屬。

常吃膨化食品對兒童(特別是3歲以下的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當“鉛從口入”時間久了,會慢慢潛伏於血液和骨骼中,很難自然代謝出來。

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對於鉛的吸收量是成人的數倍,而孩子對鉛的排泄功能比較弱,這就更容易蓄積體內。

鋁元素攝入過多會損害大腦功能,比如引起神經系統病變,表現為記憶減退、視覺與運動協調失靈、腦損傷、智力下降,嚴重者可能癡呆。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這8件事別讓孩子學太早,家長必知!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個方面都能超前發展,其實,很多超前的做法,可能會影響孩子今後的生長發育和心理髮展。以下幾件事,不要太早要求孩子做哦!


 
一、如廁
正常時間:1歲半到3歲之間
過早的危害:
寶寶在兩歲左右,膀胱功能發育逐漸完善,神經系統漸漸能夠控制大腸、膀胱和肛門組織,這時他才明白想上廁所時的身體感覺信號,才可能會提前告訴家長。因此,大小便訓練最好從這時開始。很少有未滿18個月大的寶寶神經核肌肉發育程度能達到進行如廁訓練的程度,太早訓練時沒有任何效果的。

相反,如果在寶寶還沒做好心理上和情緒上的準備就進行如廁訓練,只會讓他感覺有壓力並引發他的反抗心理,進而導致其拒絕使用坐便器,甚至長期受便秘以及焦慮等問題的困擾。所以,一般幼兒的如廁訓練應在18-36個月期間進行為好。

二、學走路
正常時間:1歲左右
過早的危害:
1、影響孩子的形體發育:嬰兒骨骼中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整,過早讓寶貝學走路,身體的重量必然會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負擔,時間長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變形。胖孩子更不要過早學走路。

2、影響孩子學習爬行:我們都知道爬行練習對孩子的發育有非常多的好處,但是爬行比走路辛苦,而且視野不如走路看得高看得遠,如果讓孩子過早學走路,孩子就不願意爬行而選擇走路,這樣就錯失了寶貝爬行練習的黃金時期。

3、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因為寶寶出生後視力發育尚不健全,只能看清楚近物,過早學走路,孩子因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需要努力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來注視景物,這樣會對孩子嬌嫩的眼睛產生一種疲勞損害,反复則可損傷視力。

三、騎腳踏車
正常時間:5~6歲開始
過早的危害:
幼兒的骨骼正處於發育階段,可塑性很強,而肌肉的力量又很弱,騎兒童車時,下肢要費很大的力。如果腿長時間處於肌肉緊張狀態,同時也讓下肢的骨骼長時間受力,對骨骼的生長發育十分不利。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兒童三輪車,兩個腳踏間的距離變寬,而座位距腳蹬間的距離又過長,有的車不能調整這一距離。這樣,當幼兒騎起來時,腳及下肢非常用力,時間一長就形成了兩膝內側突出膨大,兩下肢過度向外展開,形成“X”形腿,甚至有的孩子形成內八字腳。


四、學輪滑(單排)
正常時間:7歲以後才適合學單排輪滑
過早的危害:
1、腿部易導致變形:由於單排輪滑需要將雙腿向外側撇,7歲以下的孩子骨骼尚未發育成熟,容易導致X形腿;7歲前可以學雙排輪滑。

2、容易受傷:玩輪滑時腰部、膝蓋、腳踝需要用力支撐身體,一旦用力不當,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傷。因此,一般情況下,12歲以下兒童慎玩輪滑,要有專業人士指導,且不適宜長時間玩輪滑。

五、畫圓
正常時間:1歲半以後開始畫連續的圓圈,兩歲半前圓圈封口。
過早的危害:
孩子畫圓其實是塗鴉的一種,這是孩子的自發行為。不要提前教孩子畫圓以及其它圖形,否則很可能會阻礙孩子的創作熱情以及束縛孩子的想像力。

六、分左右
正常時間:學齡期
具體如下:
5-7歲能夠建立以自我為中心的左右,7歲左右可以分清站在他對面的人的左右;7歲~9歲,兒童能對直觀、形象的事物分清左右空間關係,形成直觀表象; 9歲~12歲,兒童能夠形成左右方位的抽象概念,能根據表象、記憶建立其空間關係。
過早的危害:
危害談不上,但是有浪費時間的弊端。太早教孩子分清左右,孩子只能機械記憶,如果不堅持強化,過段時間就忘了。加薇信:vopsh88 ,健康減肥-1周瘦10斤,一月變美人

七、學鋼琴
正常時間:學齡(6歲以後)
過早的危害:
1、不利於孩子手部的發育:學前兒童由於骨骼、關節還未完全發育成熟,過早練習鋼琴,不利於手的發育。
2、挫敗感可能遠遠高於成就感:學齡前的孩子在註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意志力等方面都較6歲後的孩子弱些,接受正規的鋼琴教育對大多數的幼兒來說,會是一種比較大的挑戰,挫敗感可能遠遠高於成就感。

八、學繪畫技巧

正常時間:8-9歲以後
過早的危害:
孩子到9歲左右,進入“視覺寫實主義”階段,這個時候孩子觀察事物的視角與成人接近,此時學習繪畫技巧比較適宜。9歲前,尤其是6歲以前,孩子處於“感覺寫實主義”階段,此時畫的是心中所想。孩子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講述心中的感受和發現。如果過早教授孩子學習成人的繪畫技巧,可能會阻礙孩子創作的熱情,也不利於想像力的培養。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母親去世了,孩子打開她的“存摺”,竟然發現.....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媽媽生前,桌子有一個抽屜一直是鎖著的,鑰匙放在她的衣兜里,誰也不知道裡面放著什麼“寶貝”。

媽媽去世後,二姐打開了這個抽屜。我們全都驚住了:裡面沒有一分錢,也沒有金銀珠寶,只有一個小本子,前三頁工工整整地記錄著她的每個子孫的出生日期,既有陽曆,也有陰曆,甚至精確到出生的幾點幾分。

這就是媽媽的“存摺”,是媽媽的全部遺產!


媽媽生前總是說,她一生最大的財富就是她的孩子。媽媽用她的全部心血來教育孩子,用心教孩子做人做事,讓我們懂得分享、責任與樂觀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我家有兄弟姐妹六個,我排行老五。記得小時候,媽媽每次買冰棍只買六根,從來不給自己買,但她總會說:“給媽媽咬一口。”我總是排在後面,只盼媽媽咬一小口,最好一口都不咬。可是,媽媽每次都會咬一大口,我好心疼,可是慢慢習慣了,好吃的東西總是先給媽媽吃。媽媽要是不在家,也要問:“我媽呢?”好像媽媽沒吃到,這東西就沒那麼好吃似的。


媽媽臨終前,最想吃兩樣東西,一個是北京的豆汁儿「註」,一個是柿子。我跑遍京城,終於在隆福寺買到了豆汁儿,送到醫院。媽媽很知足地說:“真好喝!”我可有成就感了。可是當時柿子還沒下來。我大姐迫不得已買了兩個橙子,媽媽嚐了嘗說:“這年頭,柿子都變味了​​。”

一天上午,我去國家總督學家里送請柬。他的夫人從早市回來,買了一堆新鮮的小柿子。我高興極了,要了六個,直奔醫院。一進醫院,就跑到媽媽身邊說:“媽,柿子!真的柿子!”媽媽吃了兩個,不住地點頭:“這回味道對了!”當時,我的眼淚不知不覺就流下來了。三天后,媽媽走了。我心中沒有留下遺憾,媽媽終於吃到了她小時候愛吃的東西。

媽媽這輩子養了六個兒女,帶過好幾個孫子孫女,個個都懂得分享。分享成了我們的家風。兒子小時候,我也把分享傳給了他。無論吃什麼,兒子總是想到我。


一次,幼兒園在“六一”兒童節開聯歡會。孩子們表演完節目,老師給每個小朋友分了兩塊巧克力。兒子舉著巧克力,跑到後面家長席找到我,拿出其中一塊說:“媽媽,分你一塊。”我說:“好!”馬上張開嘴,兒子直接把巧克力放到我嘴裡。我知足地說:“好吃,真甜!”兒子高興地跑迴座位。

坐在我旁邊的媽媽羨慕地說:“瞧,你兒子多孝順呀!你看我兒子,一個人把兩塊巧克力都吃了,瞧都不瞧我一眼。”

“這是習慣,獨享和分享可是從小培養的呀!”我笑著說。

兒子上五年級的一天,我在中國少年報社加班。兒子打來電話:“媽媽,你今天能不能早點回來?有好事!”

“好!我一定早點回家!”雖然,口頭答應了他,但當天報紙付印出了問題,到家已是晚上九點多。兒子已經睡覺了。

我媽一見到我就說:“你兒子沒白疼!今天他和姥爺學做黃瓜片炒蝦仁,炒得還不錯。他炒完就給你打電話,催你回來吃。你沒回來,他就把個頭最大的蝦都留給你了,把小的吃了。”

我的淚水湧了出來。那天,我伴著眼淚吃了兒子炒的蝦,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蝦。

如今,兒子長大成人了,我經常能吃到他做的美食。孫子出生了,我每次見到他,都要說:“給奶奶!”他就會立刻把手裡的東西給我。

媽媽走了,帶著微笑走了。雖然,她沒有給子孫留下一分錢,但她卻留下了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教我們如何做人,如何生存,讓我們懂得:幸福從分享開始。

「註」豆汁儿-->豆汁是一種北京風味小吃,用生產澱粉或粉絲過程中產生的綠豆下腳料製成。生豆汁兒是水發綠豆加水經研磨,並除去大部分澱粉(用於生產粉絲涼粉等)之後的液體經發酵生產的。熟豆汁需要將生豆汁慢慢熬制而成,色澤灰綠,口感醇厚,味酸而回味微甜。因其製作過程中需發酵,所以豆汁有較強的特殊氣味。飲用時常配焦圈、辣鹹菜絲或者馬蹄燒餅,可開胃。因其口味特別,一些人初次飲用時會感到不適應,並產生一定的抗拒感。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孩子這四種壞習慣,爸媽千萬不能縱容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孩子生下來,當然是要寵的,不寵你生他幹嘛!但是,爸爸媽媽要理智,千萬別寵壞了,如果孩子出現了下面的行為,一定要製止,不能慣著!



1.大人說話假裝聽不見
一提醒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他就像沒聽見一樣,直接漠視大人的話。

分析:事事做提醒,下指令,會讓孩子養成被動的習慣,漸漸地還會厭煩,不想理會你說的話。這種習慣發展下去,會讓孩子變得目中無人,不懂尊重別人。

糾正方法:說話時盡量走到孩子跟前,告訴他該做什麼。讓他看著你,並且回答“好的,媽媽。”輕撫他的肩膀,呼喚他的名字,關掉電視等行為都會有助於集中他的注意。如果他不聽話,告訴他後果是什麼。

2.得不到就發脾氣,甚至動手
一要玩具,父母不肯,就大發脾氣,看電視時只看少兒頻道,轉台慢了都要鬧一番?

分析:在人前一鬧,願望就被滿足。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任性、粗暴。將來遭遇拒絕、遭遇挫折,哪還有好的心態去解決問題?

糾正方法:孩子發脾氣時,應該默默地把他抱起來,或是平靜地註視他,等孩子自己安靜下來。媽媽們要知道,這種脾氣暴躁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不要覺得孩子這是“變壞了”,去責怪、訓斥他。

3.說大話,誇大事實
人家有2輛小汽車,孩子就說自己有5輛,人家考了90分,硬說自己考了100分,爭吵起來,不依不饒。

分析:你可能覺得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哈哈一笑就過去了,但如果說大話變成一種習慣,證明孩子的虛榮心越來越強。

糾正方法:了解孩子說謊的目的,告訴他即便是說謊,目的也不一定能達到。謊說多了,別人可就不信了。糾正這種現象,對比較小的孩子,講故事是很好的教育方法。

4.過分依賴父母

早上等著媽媽幫穿鞋,晚上等著媽媽幫收書包,發現上學沒帶水彩筆,氣急敗壞地給媽媽打電話,“快送過來!”

分析:這樣會導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遇到一點小事就開始著急慌張,遇事從沒想過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

糾正方法:大人平時切忌過於代勞、過於保護;交流的時候,多向孩子提問,激發她的思考能力;鼓勵孩子自己動腦完成事情;建立孩子的成就感及自信。

好的習慣就像一抹清新的陽光,照亮了孩子前進的道路,孩子就會少走彎路了!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一張小凳子一面牆也能把孩子教育好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每個寶寶有天使的一面也是有魔鬼的一面,當孩子展示魔鬼一面的時候,你是怎麼做的,是妥協?還是狠下心不答應?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新技能,如何正確處理寶寶發脾氣~


週末,豆豆的玩伴小米來作客,被豆媽邀請留下來吃午飯。

兩個小傢伙玩得不亦樂乎。

豆媽做好了午飯,豆豆看了一眼飯桌脾氣爆發:“又是吃魚!我不要吃魚,我要吃牛排!”

“聽話,媽媽今天沒去超市,明天買!”

“不行,我不要……”,“哐當”一聲,4歲的豆豆揮起了手上的玩具槍將飯桌上的整整一碟炸魚打落在地。

豆媽強忍住內心的憤怒,“'計時隔離'4分鐘,好好反省一下你剛才的行為!”豆媽將豆豆抱到牆壁的一角,那裡有一張小凳子,她讓豆豆面向牆壁坐下。不理會豆豆,豆媽跟小米吃起了午飯。


“隔離”了4分鐘後,豆媽也調整好了情緒,她走到豆豆身邊問:“說說你剛才為什麼要那樣做?”

“我不想吃魚!”

“但是你剛才浪費一盤食物,還打破了一個盤子。”

“我錯了!”

“那麼,再給媽媽說一說你為什麼被'隔離'吧。”

“我打掉了炸魚,還打碎了一個盤子。”

“下次想吃牛扒怎麼辦?”

“等媽媽買回來。”

“好了,去吃飯吧!”牽著豆媽的手,豆豆走到了飯桌吃飯,兩個小傢伙又開始有說有笑。



“計時隔離”(也叫Time Out,也是“面壁思過”意思)是歐美父母間非常流行的懲罰孩子的方法,因為沒有暴力,並且實用有效而備受推崇。

為什麼“計時隔離”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都有從眾心理和群體意識,年幼的孩子對大人的依賴性很大,一旦受到冷落或被孤立,就會感覺到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他們對大人的區別對待也變得敏感。當他們在獨立無聊、沒有任何娛樂的地方面壁,他們能將關注點放在剛才的錯誤上,重溫自己的言行,並且發現哪個行為導致自己受到懲罰。

需要注意的是,讓孩子“計時隔離”期間,大人不要責罵毆打或帶任何的負面情緒,更不能大吼不叫,否則孩子會感覺到被嫌棄或拋棄,而是冷靜地對孩子說:“ 3分鐘,想想你剛才犯的錯誤,然後再告訴媽媽!”

這種方法不適用於3歲前的寶寶和12歲後的孩子,3歲前的孩子由於心智未夠成熟、並且記憶短暫,過早使用“計時隔離”會給小寶寶造成誤導,以為大人不愛自己了,給幼兒的心靈造成負面的影響;12歲後的孩子進入叛逆期,有很強的自主意識,“計時隔離”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引致孩子的反感和強烈的抵觸。



要想“計時隔離”的效果更好,請爸媽們記住的原則:

1、不要因為孩子的行為而否定了孩子
有些父母習慣在孩子犯錯後給孩子貼上標籤,“煩人的孩子”、“搞破壞的孩子”、“討厭的孩子”,並且在懲罰孩子後還時常提起,甚至嘲弄孩子的人格。這種糟糕的行為不僅會讓“計時隔離”失效,還會導致孩子產生自卑。請記得給孩子這樣說:“想想你剛才犯的錯誤,但不要忘記我愛你!”
2、“計時隔離”的時間不能過長
常見於國內的不少課堂,讓孩子麵壁思過時,有時候一站就是半天或一整天,這種行為已經給孩子造成了傷害。大多數孩子在一開始站的時候,往往都能意識到自己的過錯,但過長的時間會讓孩子由後悔演變為怨恨,過猶不及的面壁說白了是大人在宣洩情緒。一般來說,“計時隔離”的時間標準應該是每大一歲增加一分鐘,上限是10分鐘。

3、絕對不要關閉至“黑房”
被幼兒園老師關至“黑房”導致幼兒心靈受創的事例時有發生,這種行為不叫“懲罰”,而是“虐待”。任何懲罰都必須在保證孩子安全感的前提下才叫教育,否則恐懼佔據了孩子的心靈,不僅不能讓孩子意識到過錯,還會導致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4、懲罰後記得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並且說出正確的解決方法
面對越是年幼的孩子,越要做到這一點,讓孩子知道爸媽懲罰你是因為你剛才犯了某個錯誤,而不是不愛你,同時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做法不對。孩子將“面壁”跟“錯誤”一結合——“因為我打掉了飯桌上的煎魚,這個是不對的行為。所以媽媽懲罰我面壁思過。”同時趁熱打鐵,讓孩子說出自己如果不做破壞的行為,怎樣做可以更好,從而讓孩子在日後做出更正確的舉動。

5、“計時隔離”的地點非常重要
最好不要選擇會轉移孩子注意力的地方,比如可以玩水的洗手間、可以看書的房間或者堆著玩具的隔間,最理想的地方是只有讓孩子可以坐的一張小凳子,其他什麼也沒有,比如牆壁的角落或空曠的樓梯間,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因為犯了某個錯誤而被隔離”這件事兒上,教育效果會更好。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千萬別再和你小孩說:再不乖就會被警察叔叔抓走!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再不聽話,就喊警察抓你”,想必很多家長和老師都跟孩子說過類似這樣的話,其實這樣的教育方法容易讓孩子對警察產生恐懼感,會導致當其真正遭遇危險時不敢向警察求助。



來看看網上熱傳的兩個案例你就懂了

案例一

孩子被綁架放車裡,警察就一步之隔,但這個孩子沒有呼救,原因是家里長輩老是用警察嚇唬孩子,讓孩子覺得警察比壞人更可怕,導致這個小朋友錯失了生機。

案例二

六十多歲的老人帶孫子去超市買餅乾,就低頭拿零錢包的功夫,抬頭孫子不見了。由於附近是高檔校區,通過攝影鏡頭發現了驚人的一幕:

第一個攝影鏡頭裡,三歲半的孫子嘴裡嚼著東西,和一個戴著鴨舌帽的陌生男子走在一起,看見小區門口站崗的制服保安,有點想走過去的意思,卻又退回來了。

第二個攝影鏡頭里,望著高檔小區門口的保安,小孫子又有點想求救的意思,卻又一次退了回來,猶豫跟著鴨舌帽男人走了。

幸運的是人販子被堵在長途大巴站,孩子最終獲救。後來問孩子奶奶才知道,奶奶嫌孫子太頑皮,總跟他說:“再搗亂就讓穿制服的警察把你抓走!”孩子這才猶豫著不敢求救的。因為這事兒,孩子奶奶差點中風。

這樣的案例是不是讓你很唏噓?其實我們都是“嚇大”畢業的孩子,但是如果你了解了其中的危險,就不會再這樣嚇孩子了。

最近流傳著這樣一張圖



警察為什麼會變成“制服”寶寶的神器?

雖然用“警察把你抓走”嚇唬孩子,能一時制止孩子的行為。但在無形當中,孩子也由此可能產生一種“我是壞孩子”的錯誤認知,同時也對警察也產生錯誤認識。擔心自己成為“壞孩子”,而被警察抓走,所以對警察產生了一種後天的畏懼感。

也有新聞報導,警方曾救助了4名走失的兒童,而這4個孩子一見到警察就嚇得哇哇大哭,讓警察尷尬不已,因而無法及時幫他們尋找父母。

放心寶貝,警察叔叔不會抓你的!

“嚇唬”後的孩子的短期表現

1. 孩子會覺得害怕,行為收斂。但有時候夜裡會做噩夢,並且特別害怕父母描述的那種可怕的事物,出現不尋常的恐懼感。

2.孩子變得很膽小,連帶著害怕一些其他的相關事物。喜歡跟隨著大人,希望大人來保護自己。

3.孩子在交往的過程中,被父母嚇唬的孩子會模仿自己父母的語氣來嚇唬其他的孩子,例如會說“你如果不睡午覺,大灰狼會來吃你”諸如此類的話。

4.有些孩子不僅不會被嚇到,還會更加肆無忌憚,並且覺得嚇唬他的人很可笑。

“嚇唬”孩子的長期負面影響

短期的“嚇唬”雖然會立竿見影,孩子立刻被嚇得老老實實,不哭不鬧了。但是,它可能會給孩子造成長期的不良影響,這恰恰是許多家長忽略的。

1、親子關係上情感的疏離。當孩子好奇想知道或者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家長只是用嚇唬來打發孩子,這本身就是對孩子的不尊重。孩子會覺得“這件事情父母不想讓我知道”,那麼他就會在心理上產生不被重視感。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父母並不愛他,繼而會產生和父母情感上的疏離。

2、質疑父母的權威,損害父母的形象。因為孩子的淘氣或者一些行為往往是因為他對世界的好奇,而父母不告訴他原因,僅僅只是嚇唬他禁止他去做一些事情,這樣不僅不能說服孩子,孩子就會主動去求助其他的人和方式。原本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權威地位也將不復存在,父母的話變成了“謊話”。“狼來了”的故事不僅適用於孩子騙大人,反過來也適用。

3、給孩子形成錯誤的認識。當孩子在尋求答案的時候,父母僅僅用某個恐怖的事物來禁止孩子的探索行為,有些孩子會在心中接受父母給予的答案。比如,孩子可能會覺得一碰打火機自己就會被燒死,一摸插頭自己就會被電死,或者不睡午覺就會有妖怪來吃了自己。那麼,這種誤解和偏見就會存在於孩子的頭腦中,影響著他的思考和行為。

4、泯滅孩子的好奇心。有些父母不僅用嚇唬甚至恐嚇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造成一種物質剝奪。長期下去,孩子則會對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懼,繼而喪失了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孩子的害怕會讓他們失去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感,使他們變得異常敏感、膽小,甚至會引發焦慮症和一些身心疾病。你在嚇唬孩子時,也可能剪斷了他探索的精神。

5、容易形成幼兒膽小、軟弱,遇事縮手縮腳、優柔寡斷的性格,不利於培養他們勇敢堅強的個性。
 

現在就停止再用警察去恐嚇孩子吧!孩子怕警察,那他遇到危險,如何敢去向警察求助?

別讓不安的土壤,恐懼的種子,毀掉一個好孩子!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凌晨寫作業,15歲學生猝死課堂!父親發文追思!心痛、反思、悔悟!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15歲學生猝死課堂的消息,在朋友圈熱傳,花樣少年猝死令人惋惜;而孩子父親的追思文章,更令人悲痛,值得反思...,又爆出“ 13歲女孩因為成績差,被親媽打死”的新聞,悲劇接踵而來。

在這個時代,讀書不是成才的唯一出路,孩子成績好壞不能作為優秀的唯一評判標準,因為這樣而扼殺了太多天才!更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應試考育片面追求分數,實則為功利教育,導致成人變得功利,而忘了孩子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才能有未來幸福的基礎。現階段,真正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15歲學生猝死課堂

11月10 日早上,學生​​雲博,因心臟驟停突然暈倒在早自習的課堂上,待急救車趕到時已無生命體徵。

據了解,雲博今年15歲,一個學習勤奮努力的男孩,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當天早上7點左右父親將他送到校門口後離開。

上午7:30左右,雲博在早讀課堂上突然出現昏迷,被急救車送往醫院搶救無效死亡。昨天晚上寫作業寫到12點多,早上6點20起床,沒有發現啥異常情況。

父親發文追思!心痛、反思、悔悟!

娃啊!爸爸知道你累了,從此從此再也沒有壓力了。

娃啊!爸爸深深懺悔:每天睡眠那麼少,還無形中增加你的學習壓力,更不該面對你的累過多鼓勵了做堅強男子漢。

願天下父母別再給孩子加壓了,還他一個自由輕鬆的童年!

--------------------------------------------------------------------------------------------
小雲博的死因有爭論,但是他父親一再強調不要給孩子壓力,也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反思。

逝者不能複生,然而生者能做的就是讓悲劇不再上演!

我不知道現在有多少家長正在閱讀這篇報導!

回想一下:

你的孩子是否也像小雲博一樣為了學習在這個花季的年齡默默負重了無盡的壓力!!!!

是否也學習到晚上十二點,第二天天未亮又匆忙趕往學校!


他們只能默默服從!孤獨承受!

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他們還是個孩子!

學習是他們成長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你們有沒有在工作之餘跟他們心貼心的交流!

有沒有靜下來傾聽過他們的訴說!


他們還只是個孩子!


他們也需要你的呵護與關懷!


而不是整日的呵斥!批評!


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反思、悔悟!!!千萬不要讓悲劇上演!小雲博父親最後的吶喊也許是最好的忠告!

願天下的父母別再給孩子施壓了!還他一個輕鬆自由的童年吧!

考試結束了,希望家長們,對孩子能夠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多給孩子一些成長的空間!多給他們一些愛!不要讓悲劇再次上演!那時候什麼都晚了!!!


家長,我們能再告訴孩子一些什麼?


孩子,成功和成績沒有必然聯繫

一次成績甚至幾年的求學經歷,其實並不足以決定人生。我們沒有必要,把孩子一生的成功,聚焦於高考這麼一場考試。

成功和成績沒有必然的聯繫。導演李安、演員湯唯他們也曾落榜,甚至是企業家馬雲、俞敏洪也都曾是失意的考生。


孩子,你的健康快樂最重要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開玩笑對他的兒子說,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這麼說不是不在意孩子的成績,而是更希望孩子能夠快樂成長,因為他知道,爭第一的人,眼睛總是盯著對手,為了得到第一,也許每個戰役都會讓孩子受傷。


孩子,量力而行就是男子漢,希望你做個幸福的普通人

我們總是不知不覺陷入這樣的怪圈:孩子出生的時候有很多夢想,希望孩子上一個好學校、有一個好成績,慢慢我們的期望就逐漸降溫。我們期望這個孩子能夠正常畢業、升學、就業、將來能夠成家、生兒育女、生活穩定、工作穩定、別下崗。而在三、四十歲的時候希望身體健康、家庭和諧,進入老年希望孩子孝順。到最​​後我們不能動的時候,所有最初的夢想都沒有了,那時候的夢想就是他能在我的身邊給我倒一杯水。


為什麼,我們不能一開始,就對孩子說:你量力而行,做個普通人也沒關係!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跟孩子聊的10個問題,孩子會感激你的!!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他就站在了人生節點上。有些話,你不跟他說,沒有人會跟他說。做父母的,需要好好工作;做孩子的,需要好好讀書。誰都希望不為誰操心。那麼,下面的10個問題,你必須跟孩子聊一聊。




1、目標
人可以沒有偉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標。在一考定終身的體制下,不管你平時多麼努力、多麼用功、多麼厲害,只要考砸了,就會被淘汰!你應該明白,作業多、書包重、沒日沒夜去學習,不是大人無情,而是現實殘酷!

2、定位
在家裡,獨生子女個個都是小皇帝,但在學校,皇帝太多,沒人會把你當回事!除非你的成績更優秀、你的才藝更出眾、你的表現更出色,老師還當你是塊寶。社會也一樣,以後,你要成為富人還是窮光蛋,要住平房還是別墅,要別人瞧不起還是尊重,都靠自己負責。


3、學習
在學校,學習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學習好卻體質差,這與“讀書讀書、越讀越豬”沒二樣。同學間搞聚會,要比就比:20歲比學歷、30歲比能力、40歲比閱歷、50歲比財力、60歲比體力、70歲比病歷、80歲翻黃曆,人生幾十載,歸根到底就是比身體,孩子,好好鍛煉吧。

4、未來
一個人的未來由知識、能力、態度決定。知識可以通過學習獲得,能力也可以在實踐中增長,而態度卻由習慣養成。現在,端正態度還來得及。未來,我希望你所做的一切,是既利已又利人。

5、自己
在學校,老師沒有義務對你好,除非你首先尊重老師,同學沒有義務關心你,除非你首先關心同學;在你的一生中,也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爸。不要以為世界少了自己,地球就轉不了,不要以為個人渺小,就自我放棄和拋棄。

6、朋友
交友就像投資。投資當然要考慮回報,如果你找了個朋友,而朋友最後沒有給你回報,只能證明你投資失敗。你要找那些比你強大的人做朋友,尤其記住,在朋友落難時,一定要施以援手。因為,與自己一起笑過的人易忘記,與自己一起哭過的人最難忘。這就是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有意義。

7、戀愛
早晚有一天,你是要談戀愛的,我以過來人身份忠告:花前月下漫步總是美好的,甜言蜜語更是迷人,可別忘了現實中還有風霜雨雪。愛情那點事,無外乎——你愛她她不愛你,她愛你你不愛她,你和她彼此相愛。第三種情況無疑令人神往,但概率不足10%。因此,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8、距離

為人父母,誰都渴望與子女的距離短些,但隨著兒女的成長,屬於你們的天空肯定會越來越廣闊,與父母的空間距離與時間距離也肯定會越來越遠。做父母的,當然特別在乎自己到底能夠佔據兒女多大的天空位置!因為,父母的天空與兒女的天空恰恰相反——隨著一天天老去而變得愈來愈小。我凡人百姓,同樣擁有大眾情懷,同樣在乎你是否常在身邊。父母的兒女情長,你是否讀得懂?

9、得失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得意,也不可能永遠失意,得意時,你要清醒,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比自己厲害的人,要記得自己的渺小;失意時,不退縮,堅持下去:過去是怎樣走過來的,現在就怎樣走過去。



10、親人
親人只有一次緣分,這輩子,即使無法與你一路伴行,但在風雨交加的時候,總會想著為你遮風擋雨一程!即使無能與你一路並肩作戰,但在艱難險阻的時候,總會想著與你一同分擔苦痛!這輩子,無論我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

小孩亂扔東西,愛哭,依賴性強,不愛上學怎麼辦?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這些育兒問題,也在困擾著你嗎?
而這些問題的解答,你贊同嗎?
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會如何處理呢?



 
Q1.網友Sarah媽媽提問:問下各位,我閨女亂扔東西最近怎麼辦,我卸妝水倒了2瓶了,每次刷牙時候水都倒滿地。她知道自己不對還故意淘氣。

網友小米:孩子還小,講大道理聽不懂,講久了嫌囉嗦。可以認真觀察孩子平時喜歡的玩具,若有喜歡的玩具亂扔亂放,可以自己收好藏起,等孩子下次要玩找不到再機會教育。當然前提是家裡沒人給他買相同玩具。

網友王珍麗:孩子胡亂扔瓶瓶罐罐時,家長首先要明確告訴她這樣做不合適,瓶瓶罐罐屬於易碎品,很脆弱,一摔就碎了,沒辦法再修復了。可以給她一些適合她玩的玩具皮球或者塑膠類的東西讓她玩,這個只要適當引導會有所改善的。

網友Sunny:
小孩子亂扔東西很正常,這算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吧。但是如果孩子亂扔亂拿的行為破壞了家中的和諧,做家長的就應該對孩子的出格行為加以合理的引導了。告訴孩子亂扔亂拿東西是不好的行為,每次他拿東西的時候,你就告訴他,待會玩完以後在放回來,他照做以後你就誇誇他,慢慢的他就會養成好習慣!另外,你也可以把自己的化妝品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Q2.網友西朵提問:我家孩子3歲4個月,很愛哭,淚點很低,哭了還容易吐,是何原因,謝謝。

網友元寶媽媽:孩子愛哭,哎,說到這個問題我也頭大,我家4歲男寶,也是淚點低,我都笑稱他“劉備”了,我不知道你家孩子是不是也屬於急性子,你摸不透他心思或者沒有立刻理解他的意圖的時候,他會很焦急,但又不知道怎麼表達不滿,就直接開哭啦。

原來的我也很急躁,估計我的影響成分更大些,我一看到他哭會簡單粗暴的說“不許哭”!孩子這時候會哭的更兇,估計大部分時間覺得你不理解他吧。後來我改變方式,每次都是說“你今天那件事情處理的很好,沒有通過哭的方式解決,而是換成講道理的方式說服了我,這樣很棒,我相信你以後還會用這種方式跟我溝通的是吧?又或者有小朋友不跟他玩了,看見他有要哭的苗頭,我就趕緊走上去說“你忘了媽媽告訴過你,跟小朋友相處就像照鏡子,你給他笑臉他才會反饋給你笑臉,如果你給的是現在這樣的表情,小朋友們會怎麼對待你?”過一會他會調整好的。

最近這樣鼓勵加引導的效果還不錯,孩子哭的次數也明顯減少,你可以試試看哦。

網友Shining :
淚點高低這件事,幾乎是與生俱來的,並不是一個缺點。主要看家長會如何引導。這樣的孩子情緒容易波動,天生敏感,家長需要比別的爸媽更密切的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在苗頭的時候給予必要的撫慰和鼓勵,並適時告訴他,除了哭,還有其他更好的表達情緒的方式,並引導他,家長也可以跟著一起做。孩子哭到吐,是因為哭的太劇烈引發的正常胃部反應,我女兒也有過。所以更要在她情緒到達這種程度前及時紓解。

Q3.網友大萌小淘提問:今早因為刷牙哭鬧耍賴說了我家大女兒,送她上學時還哭哭的,中午想接回家安慰安慰!讓我幫她刷牙,在家依賴性太強了,什麼都我來幫她幹,看她這樣有時讓人挺著急!老師也說她冬運會練習跳舞跳兩下就喊累說不跳了。



網友豆苗媽:孩子依賴性大部分來自家長,家長看孩子乾不了或想著說要不我幫幫她吧,時間長了孩子就知道說我不干的話還有爸爸媽媽幫我。而且很多都是批評一兩句,孩子一哭就心疼,算了安慰安慰吧。時間長了孩子也知道原來哭可以讓媽媽心疼,批評的事就沒了。我家的情況是​​要批評就徹底,不敢說這事情再犯也是讓她一次性深刻記住。哭鬧就讓哭個夠。我家孩子有時耍賴不想收拾玩具的時候就會說媽媽你和我一起,我只要問這樣對嗎?是誰的玩具誰玩的?他就知道這個事情該自己做。

網友Angel媽媽:小孩子的習慣都是大人幫著養成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容忍不完美,孩子其實很多時候還是特別有意願自己做的,只不過都是在特別感興趣的萌芽階段就被家長無情否定了。然後堅持這件事,是要家長跟孩子一起面對。說清楚,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選擇意味著什麼,也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Q4.網友凱迪媽提問:孩子早起不願意起來上學,而且到學校之後故意吵吵頭疼,怎麼辦?老師打電話說孩子一直哭,影響別的孩子上課。

網友ttmmjudy:要分析孩子不愛上學,是因為什麼,大部分孩子還是沒有適應學校受拘束的生活,或者在學習上有些吃力,或者和同學的關係不好,或者老師比較嚴厲!分析好後就對症下藥!每天用學校裡好的方面去影響他,帶他一起做做功課,多引導他和班裡要好的朋友玩,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老師多給他鼓勵和關注,當他喜歡老師喜歡同學的時候就願意上學了?

網友薄荷:心平氣和的問問孩子是不是真頭疼,如果真的疼就要去醫院啊,如果假疼也去醫院,孩子都很怕打針吧,上學和醫院還是會選擇上學吧?

網友搜索小妖陸陸:
先要判斷孩子是不是真的病了,西瓜爸爸就是腦子裡面一個神經和常人不一樣,小時候很容易頭疼。其次要研究一下是不是幼兒園有他恐懼的事情,是不是剛去不適應,或者老師對他不好。再要找找家裡的原因,是不是陪伴少,想多在家安撫孩子為主,檢查清楚,和老師好好溝通。如果是小學剛上,可能是不適應,以前的同伴都不在了等等。但首先要排除是不是真的病了。

網友Shining:從這個媽媽的提問我感受到老師不是特別負責任。班上的孩子一直哭,他的反應不是摸清原因跟家長共同想辦法,而是打電話投訴影響別人上課。孩子的情況發生在學校,我覺得這位媽媽首先需要跟老師溝通,學校是否發生了什麼事情?孩子是否經歷了什麼不好的體驗?只有找到問題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另外有些孩子,在心情緊張的時候是會有頭疼的症狀,可能並不是孩子喊狼來了,媽媽一定要心平氣和的了解和關心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你送掉的孩子玩具,可能是她最重要的世界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黃磊文藝範十足地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曾一度被戲稱為“黃雞湯”。
他在處理多多與貝兒爭狗事件中的表現,更是令一眾網友大呼“小氣”,我也曾是其中一員。


不就是一隻狗嗎?作為一個大人,連句痛快話都不敢說,就這麼寶貝自己的閨女嗎?
這是當時輿論的主風向。

不過,當看完下面這些網友的血淚回憶,也許你會像我一樣明白:父母充大方,私自把孩子的玩具送給別人將造成多大的傷害。


我媽沒經我允許把她給我的一個玩偶送給我表妹,我就扔掉了她給我的所有玩具。既然她覺得一個不重要,那麼所有的都不重要了。
她送出去的是我對她的信任,我扔掉的是我對她的尊敬。-->不具名網友



媽媽把我喜歡的玩具送給了同事的女兒,而她分明沒有表現出想要的樣子,媽媽只是客套……可我卻哭了許久,她指著我的鼻子,說我小氣,不懂事兒。
此後,我不敢要求父母給我買喜歡的玩具,而誰想要我的東西,就直接拿走,我不能哭泣,不能不做出笑臉,否則父母會生氣,會罵人,甚至動粗,那個感覺很糟糕很糟糕…-->不具名網友


家裡有一隻大型狗,蠢萌蠢萌的,永遠蹦蹦跳跳的,搖尾巴的時候特別賣力,快樂得像個傻瓜。有一天我放學回來,傻子不見了,我問爸爸,他說賣了,我什麼也沒說,因為我知道說了也沒用。我現在並沒有什麼怨念,我只是變得麻木,跟他們不親密,也不願意接受他們的關心。要說有什麼情緒,我還是會想起小時候陪我玩兒的小動物罷了,但我不會再養寵物了…-->網友:solo


真忍不住特別想來講這個故事,我是怎麼治我媽的。

有一年我爸給我買了一套世界十大系列的叢書,一共六本,連圖帶字,每本都有好多照片和圖畫。有一天,媽媽的朋友帶著她那不太討人喜歡的小女孩來到我房間,她看中了其中一​​本書,問可不可以帶回去。“可以可以”我媽連忙答應著,不等我有什麼反應。送走她的朋友,我才開始哭,越哭越憤怒,可媽媽不以為意地說:“哭什麼,你還有那麼多本書。”我轉身去了陽台,把她最愛的那盆花搬起來扔下樓,眼見她急匆匆地跑來,我哭著說道:“扔一盆怕什麼,你還有那麼多花!”哼,現在你知道是什麼滋味了吧?-->網友:璐璐

媽媽私​​自把我喜歡的公主髮箍送給了表妹,我沒有發脾氣,也沒有哭鬧,我是一個很偏執的人,我把表妹所有可能喜歡的東西拿出來送給了她。我送給表妹有好看的裙子,好看的筆,好吃的QQ糖,以及媽媽藏私房錢的筆記本……
我清晰地看到她臉部一僵。
媽媽裝作不經意的拿出筆記本,說:“筆記本就不給了吧,留著你練字。”
我表現得很羞澀的說:“妹妹喜歡!”
也許此事給媽媽留下了陰影,以後她再也沒有私自把我的東西送出去過……-->網友:四小姐


你永遠不知道小孩子眼裡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你以為你送掉的只是一個有點舊的模型,對於他,卻可能是王國失去了英雄,士兵失去了將軍。幻想世界缺了一角,現實世界一片灰暗。曾經以為的永遠,未及告別竟已不見。
而你看到的只是孩子哭鬧,還問怎麼開導。-->網友:陸聞道


你現在翅膀硬了是不是?這句話被當成子女對父母忤逆的最終判定,在我的少年時代盤旋了太多年。
在我體驗和觀察視野內,似乎大部分中國父母對於子女,尤其在子女年幼時,只懂得對他們的愛護,而缺失了同樣重要的,尊重。-->網友:Alex waker



我有一隻一米高的毛毛熊,從小就一直摟著睡覺,去哪兒都要專門拿個大包拎著,到現在十多年了。
一年前有親戚家的小孩看中了我的小熊,非要抱回去,還沒等我的脾氣發作,老媽就搶先說道:“這熊是她的命根子,我都不能碰,你就別想了……”
事後,我問老媽是不是丟面子,老媽淡然一笑說:“面子哪有親閨女重要。”-->網友:丟丟


我小時候有一盒小紅花,就是表現好老師會給一張卡片,上邊蓋個戳,集多少張就能換一支筆。然後有一天爸媽收拾東西給扔了。
我哭得稀里嘩啦的……
不過,爸媽最後的行動是,不顧天已經黑了,還帶我去垃圾桶找。
要知道上世紀90年代還是垃圾道,也沒有垃圾分類或者用塑料袋裝的概念,就是赤裸裸的垃圾,殘羹剩飯之類的。慶幸的是,最後找到了。
還有很多類似的事,都是父母一次次堅定地維護我,在我情傷、受挫、失意的時候,我都從心底知道“回家就好了”。-->網友:韓嬌嬌


我想你已經懂了……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一碗麵,害了一個孩子,卻驚醒全國無數人!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奶奶經常帶著放學的孫子到學校旁邊的一家牛肉麵店吃麵才回家,他們經常點兩碗麵,每次吃麵之前,奶奶總是將自己碗裡的牛肉夾到孩子碗裡,然後笑呵呵地看著囫圇吞棗的孫子大口大口地吃。



  這家麵店沒有服務員,麵條一般是老闆煮好後,客人自己來端的。這一天,奶奶來端麵的時候,乾脆拿起筷子,將自己碗裡的所有牛肉都夾到另外一個碗裡,然後才端著兩碗麵到孫子麵前。店老闆看到這情形猛搖頭,但沒吭聲。

  奶奶微笑著讓孫子吃,但孫子盯著奶奶的碗,皺了皺眉毛,“奶奶,你今天怎麼沒將牛肉給我?”

  奶奶說自己的牛肉已經在端來前全部夾給他了,但孫子不相信,在那里大叫:"你騙人!你肯定將牛肉偷偷藏起來了!”一邊叫嚷一邊用筷子往奶奶碗裡掏,竟然將全部麵條都掏在了桌子上!奶奶露出無奈的表情,一邊說你真不聽話,一邊用筷子將桌面上的麵夾回自己碗裡。

  “那肯定是被你偷吃了!你怎麼能這樣?我不吃了,不吃了……”周圍的食客都匪夷所思地看著這個小霸王。

奶奶嘆了一口氣,“不吃會餓肚子的,那我再買一碗吧!”

正要開口,店老闆冷冷地說:“不好意思,我的麵不賣給你們了!”

  奶奶無奈地坐回去,“我的牛肉已經給你了,我真的沒偷吃!”這時生氣的孩子憤怒得連脖子上的青筋都露了出來,一伸手,竟將桌面上兩碗麵都打掉,氣呼呼地走了,奶奶灰溜溜地跟在後面。周圍的人投去譴責的目光,這孩子也太霸道了,這個奶奶怎麼能這樣溺愛孫子?


  溺子如害子,說得一點也沒錯



  不少家庭很疼愛孩子,家裡有什麼好吃的,會第一時間端到孩子麵前,孩子喜歡吃的,寧願自己不吃都要給孩子吃,看起來是愛孩子,但其實是害了孩子。這是為什麼呢?我告訴你原因,經常被過度溺愛的孩子,他們覺得大人所做的一切, 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們根本不懂得為人著想, 也不知道大人的艱辛和付出。他們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性格自私自利、驕橫乖張,不懂得寬容,更受不了委屈。他們甚至不懂得禮貌,目無長輩,口無遮攔。



  另外,當孩子習慣了索取,他們就忘記了感恩,他們總在希望別人不斷地給予,也不會想到自己要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些什麼事情。所以,家裡吃東西時,請讓孩子跟大人一起公平分享,甚至鼓勵孩子將食物給大人先嘗試。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面對孩子的花式大哭,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再也沒有比面對滿地打滾,鼻涕兩行淚兩行的孩子更讓人頭疼的了。

 圖中非本人

花式大哭模式一旦開啟,孩子就變得軟硬不吃,刀槍不進。父母急得惱火,但又沒有更好的辦法。

但爸爸媽媽們真的只能束手無策嗎?

哭,是在尋求幫助家哥見過一個4歲的小朋友,白天玩的時候還好好的,晚上吃飯時突然要拿勺子敲桌子。她爸爸覺得吵,就制止了,並輕拍桌子表示“警告”。

這一拍,壞事了!小朋友當即把勺子一摔,蹬著小腿兒嚎啕大哭。

哭聲引來餐廳用餐客人的眼光,爸爸或許覺得丟了面子,正準備發脾氣,媽媽卻轉身抱過孩子。

小朋友哭得已經不冷靜了,試圖蹬開媽媽。而媽媽卻堅持抱著她,輕輕拍著她的頭問:“好的、好的。媽媽知道你困了對不對?媽媽正在抱著你,你有沒有感覺到?”

令人驚訝的是,不到半分鐘,剛才還哭得驚天動地的小朋友,竟然止住了哭聲,乖乖地躺在媽媽腿上睡著了。

這個媽媽的聰明之處在於,沒有簡單粗暴地把孩子的哭鬧歸結為無理取鬧,而是白天瘋玩了一天之後,晚上表現出了困倦煩躁。

她理解接納這種不安,及時給與安撫,引領孩子漸漸認識自己的情緒。

孩子一旦出現了煩躁、難受的情緒,會比大人更不安,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了。

與其說是哭,倒不如說是“求救信號”,他無比需要父母幫助自己認識、疏導陌生的情緒。

孩子最信賴的人只有父母,父母怎麼能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武斷地這種哭是無理取鬧呢?

哭,是談條件的籌碼
 
孩子花式大哭也包括“有理取鬧”。比如想要新玩具、新裙子,總之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哭得厲害了,直接躺地上來幾個“驢打滾”。

這對很多父母來說是“必殺技”,第一,孩子在大庭廣眾下哭鬧,十分丟人;第二,實在鬧得心煩。兩點加一起,乾脆滿足他的需求,求個清淨。

父母的“求清淨”是對孩子“有理取鬧”的負面強化,使他知道哭鬧是達到目的的最佳“武器”,下次再想要什麼,選個人多的地方哭就行了。

對於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冷處理。

首先把孩子帶到人流量少的地方,不管是打滾哭還是趴地哭,都不要管,讓他一次哭個夠。

有一種家長,為了制止孩子哭鬧,會大聲訓斥說:“憋住!不許哭!”更有甚者會“威脅”:“再哭就不要你了!”古人治水都知道“疏勝於堵”,怎麼到孩子這裡就得“憋住”呢?!

任憑孩子哭得昏天暗地,家長都要保持冷靜。等孩子哭完,再心平氣和地進行引導。比如循序漸進地問下面幾個問題:

你這樣哭,爸爸媽媽是不是也不開心?

爸爸媽媽有沒有因為你哭,就滿足了你的要求?

下次你會不會好好和爸爸媽媽溝通?

這個要求之所以沒法滿足你,是因為……

通過引導,孩子會認識到哭鬧沒用,知道這次的要求被父母拒絕的原因,和下次該如何正確地提要求。

相比“求個清淨”,這種做法顯然更麻煩,但卻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一旦形成規矩,就能徹底擺脫“用哭鬧談條件”的頭疼難題了。

這些繪本,幫助孩子認知情緒

  圖中非本人

平時,父母也可以陪同孩子讀一些認知情緒的繪本:

《生氣的亞瑟》該書的重點不是怎麼改變孩子的情緒,而是帶著大小讀者一起弄清楚“生氣”到底怎麼回事,這種坦誠面對、探索情緒的態度,也是一種健康心態的呈現方式。

《我不想生氣》,書裡有名叫孤獨的小雨滴,名叫妒忌的綠色怪物。一步一步,幫助孩子接納自己不同的情緒,學會在孤獨中得到樂趣,分享愛心和快樂。

《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作者從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出發,寫出了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難學習的一課就是如何控制及處理情緒。

不管是“無理取鬧”還是“有理取鬧”,孩子的哭一定有他的原因。我們現在常說的“情商”,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情緒管理。

哭是孩子最直接表達不舒服的方式,除此之外,他們不知道還能怎麼辦。
在孩子的性格形成期,如果父母願意花上一點時間和耐心提供引導,他會更有安全感。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比離婚更傷害孩子的是它!看完你還敢這樣做嗎?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很慶幸,小時候爸媽雖然時常拌嘴,但極少吵架。

這是我在圍觀了某論壇里關於“小時候父母吵架“這個話題後,心底發出的第一個感慨。

而後,我陷入沉思。

                             圖中非本人

從來不知道,原來兒時父母吵架的經歷能夠那麼深遠地影響著一個孩子,它所帶來的巨大負能量足以毀滅孩子的一生,甚至超過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傷害。

也許你覺得有些言過其實,可年少時真正經歷過這些的人們一定會有同樣的感受和體會。

▲小時候,父母永遠在吵架打架,父親經常喝醉,每當他們又吵起來時我都出門找一個角落自己坐幾個小時。後來父親意外去世,反而清淨了,我不會讓我孩子有這樣的體驗,因為我經歷過。

▲父母經常吵架,吵到歇斯底里,吵到分居,可卻一直沒有離婚。媽媽總說,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和你爸離了!其實我很想說,你們為什麼不早點離?

▲小時候他們一吵架我就很害怕、很恐懼,現在漸漸已經習慣了。即使他們現在當著我的面離婚,我也不會說什麼。害怕會變成習慣,習慣會變成冷漠。


                     圖中非本人

▲小時候因為爸爸整日遊手好閒而且還搞外遇,父母兩人吵架就沒斷過,動手也是常事。我不記得有多少次在半夜躲在被子裡獨自一人捂著耳朵流眼淚,想哭卻不敢哭。如今,我的性格敏感內向,我不敢相信任何一個男人,就因為這樣,我一直單到了現在。

▲家裡最熱鬧的時候是他們在吵架,最安靜的時候是他們在冷戰。我在房間裡,外面飄進來的爭吵聲中永遠夾雜著錢、累、苦這樣的字眼,每一次聽到這些,我就一遍遍開始問自己:你為什麼活著?你為什麼要讀書?你怎麼不去死?

▲同學都說我很外向活潑,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很孤獨。父母間充滿矛盾和衝突的婚姻,對我而言,就是一場無形的折磨,每次看到同學講起一家三口的趣事,我都只有羨慕的份兒,這樣的回憶我一點也沒有。

▲我至今我沒有跟任何人吵過架,再生氣和委屈也都會默默忍著,說不出什麼具體原因,就是本能的害怕和厭惡。看到任何人我都會笑嘻嘻,沒有人知道所謂的好脾氣是用多少淚水和折磨練出來的。

▲我隨時都有一種收拾東西再也不回家的衝動。

▲父母帶給我太多負面的東西,導致我的性格有著令我自己都討厭的缺陷。我和同學幾乎都是泛泛之交,沒有知心朋友,不願意向人打開心扉,更不喜歡和人提及有關家裡的一切。我找男朋友很挑,很難被人打動。外表看似很獨立,實際特別容易傷感,我也不懂得生氣,別人總認為我脾氣好,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是因為我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最幸福的事,就是看到爸爸衝著媽媽笑……

看完,心情是沉重的。把這些寫出來無心宣揚任何負能量,而是想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提醒和我一樣為人父母的那些人們: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請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我認真蒐集閱讀了很多位網友的心路故事,他們都來自不同的家庭,卻有些共同的人生經歷:小時候父母經常吵架。

從他們身上,我發現了很多相同的東西。

1性格存在缺陷

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有些人自卑、敏感,有些人怯懦、膽小,還有些人容易暴躁,甚至有暴力傾向。有個大男孩說,小時候父母吵架,他一直都是隱忍著;再後來,父母吵的時候,他會朝他們怒吼;而現在,他覺得自己的暴脾氣已經不受控制了,看著有不順心的事就忍不住想要發洩出來。

2對人生充滿悲觀

不少人都表示,由於家庭的影響,導致自己長大後成了一個十足的悲觀主義者。有人說,同樣一件事情,別人看到的也許都是積極、正能量的那一面,而自己卻總能發現很多負面的東西。

3不自信

容易和愛人發生爭吵的父母,大多數對待自己的孩子也缺少寬容和耐心,孩子很容易成為父母的出氣筒,謾罵、打擊時常會有,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一點點被無情摧毀。

4親情淡漠

很多人都曾說到,當父母吵架的時候,每一分鐘都是煎熬,恨不得能夠立馬逃脫這個家,離家出走的念頭不少人都有過。因為感受不到家的溫暖與和睦,所以對待親情也顯得異常的淡漠,很難做到在父母面前撒嬌、任性,甚至成年後很長時間都不願意回家。還有人曾表示,自己對父母的恨甚至多過了愛。

5社交恐懼

從小常經歷父母吵架的孩子,長大後都或多或少有社交恐懼。不喜和陌生人來往,也不善於和同學朋友深交,心理防線太深導致很難向人敞開心扉。也許有些人外表看似樂觀外向,在一堆人中也能侃侃而談,可真正能夠走入他內心的朋友寥寥無幾。

6影響戀愛觀與擇偶

父母吵架帶給孩子的心理傷害往往能夠延續到他成年以後,由於經常目睹父母間的夫妻相處方式,使得他們開始不相信愛情或者很難對異​​性產生信任。有人表示,不願意談戀愛也不想成家,因為沒覺得結婚有多幸福,也不知道該如何和愛人相處。

7缺乏安全感

爸爸媽媽經常吵吵鬧鬧,甚至大喊大叫大打出手,這是每一個孩子都害怕發生的事情。孩子對父母的愛患得患失,也時刻要擔心父母是不是會隨時分開,或者不要自己了。而且由於年紀小,很多孩子都認為爸爸媽媽吵架是因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無形中加重了心理負擔。由於長期被恐懼、不安和緊張折磨,孩子的安全感嚴重缺乏。

8不會正確表達情緒

很多人都提到過一點:不會生氣,也不會吵架。這個“不會”有兩重意思,一是不會去和人計較,二是不懂得如何去表達。有人說,從不敢朝人發脾氣,即使人家玩笑開的有點重,自己內心明明很生氣,可就是不敢表達出來,因為不敢和人有衝突,害怕吵架的緊張氣氛,更害怕互相傷害。

嬌嬌媽媽說:

看到這些,你還敢繼續吵下去嗎?

是的,誰都不願意與愛人吵架。我們總有一千個一萬個理由為自己開脫或者指責對方,所以我們必須爭吵解決。可是,如果你們有孩子了,是不是在每次開戰前都應先多看一眼小小的他?

                 圖中非本人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一句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話:

小孩的沉默、隱忍、恐懼,以及討好,在麻木的大人眼裡,便是:懂事。

取自網路文…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小富苗 Copyright © 2011 Designed by Ipietoon Blogger Template and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