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課:我們真的懂說話嗎?
這次帶著媽媽一起旅行,和媽媽二十四小時黏在一起的生活讓我重溫當女兒的甜蜜,然而已為人母的我,在這段日子中看到媽媽對待女兒的方式,某些不愉快的兒時經驗又被勾起,而我最在意的是華人父母的說話方式,我認為這是我們的孩子普遍欠缺自信的原因之一。
負面造句法
媽媽是個很棒的母親,生性樂觀勇敢的她總是盡心照顧我們,一家人感情很緊密。愛孫的媽媽跟女兒也很親密,祖孫倆經常又玩又笑。只不過,媽媽就像許多華人父母,老愛用負面造句法,搞得我們頭快爆炸。
女兒每做一件事,媽媽總愛在旁邊搭話,但內容常是:「又要畫畫!這麼喜歡畫畫!換點別的事情做啊!」、「又畫魚!為什麼這麼喜歡畫魚?」、「又要看這本,妳看不膩喔?」
女兒挑好衣服正要穿,媽媽說:「這件衣服不好看啦,穿這件!」、「又穿這件!妳還有很多衣服沒穿過,換別件穿啊!」
女兒看恐龍書看得入迷,媽媽會在旁邊沒話找話:「又是恐龍!人家女生都喜歡公主,為什麼妳喜歡恐龍?」
祖孫倆在後座唱兒歌,媽媽會糾正:「妳唱錯了啦,歌詞不是這樣的!」
女兒問起這玩具在哪買的,媽媽會回:「上次在海洋世界買的啊,妳忘了喔?」
女兒早餐沒吃完,媽媽一定說:「妳羊奶為什麼還沒喝完?」或「香蕉剝了也不吃!」
女兒自己倒水喝,媽媽在旁邊碎念:「水幹嘛倒那麼多?」
女兒不想吃零食,媽媽會回:「別的小朋友都喜歡吃葡萄乾,妳怎麼不喜歡吃?」
我知道媽媽是單純且沒有惡意的,然而這些話聽起來,怎麼感覺句句是批評、否定、責備與質疑?
負面句型引爆先生的情緒炸彈
我從小就討厭聽到這類句型,這讓人感覺動輒得咎,且不被肯定。整天被這樣的句型轟炸,就算聽了四十年的我也受不了,遑論美式文化出身的先生了。三大一小擠在小露營車裡才一星期,先生開始對我抱怨,一個月後,正在犯糖癮的他因為媽媽對女兒說的一句話,情緒炸彈順勢被引爆了。
剛到錫安國家公園的隔天早晨,女兒丟了張衛生紙進垃圾桶,媽媽隨口說了句:「那衛生紙又沒用過,幹嘛丟?」正在流理台作早餐的先生,被糖癮引爆的情緒瞬間找到出口:「她想丟就丟,為什麼每件事都要批評她?」
媽媽確實不是在批評,她其實只是想告訴女兒:「沒用過的衛生紙不要丟。」但她或許沒看到女兒已經用那張衛生紙擦過鼻涕,卻又用慣常的負面造句法來發問,聽在先生耳裡,自然成了「批評」。
這還是小case,周遭常聽得到的負面句型還有不少:
活該類造句:「你看,剛剛不是叫你不要跑太快嗎,現在跌倒了吧!」、「我不是叫你不要玩這個,你看被你弄壞了啦!」、「又流鼻水了!叫你穿外套你不聽!」、「活該!」
譏笑類造句:「你畫這是小鳥?一點都不像!」、「你看別人都會,你怎麼不會?」、「你說什麼沒人聽得懂!」、「羞羞臉!抹見笑!」
恐嚇類造句:「你再哭就把你丟掉!」、「再不乖我就叫警察來!」、「你再這樣,下次就不帶你出來玩了!」
責罵式造句:「站好啦!」、「不要摸啦!」、「你幹嘛動這個?」、「你豬啊!弄成這樣!」、「怎麼這麼笨?這也不懂!」、「走開啦!不要擋在這邊!」
我熟悉的父母擅長從各個面向摧毀孩子的自尊,且非常吝於讚美與肯定。在這樣的教養方式下長大,誰還會對自己有自信?
難道美國父母不會這樣?
也許人會問:難道只有我們的父母這樣說話,美國父母難道不會嗎?我不敢說沒有,但經過幾個月的觀察,我還真的很少聽到。
或許是因為沒有幾千年傳統文化的桎梏,美國人在親子相處上與我們相差甚多。美國父母多半使用支持性句型(妳畫得很棒!Great job!這球踢得好!),或單純呼應孩子的感受或心情(你盪好高,好快樂喔!你真的很享受畫畫!);如果對孩子有期待,他們會直接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時間到了Let’s go、請坐好),而不是不能做什麼;而更多時候,他們是閉嘴不干涉,讓孩子自在享受喜歡的事。我觀察到的美國親子間很少有劍拔弩張的場面,他們是和諧、彼此尊重且互相獨立的(當然也有令人捏把冷汗的時候)。在被肯定與被支持的環境中成長,難怪美國孩子散發出來的氣質不一樣。
教養文化的集體複製
我沒有怪媽媽,因為我知道媽媽只是在複製童年經驗及傳統教養模式。即便她也身受其害,卻沒有機會跳脫原生環境,客觀判斷好壞。傳統認為「稱讚會讓小孩變得驕矜」、「小孩不罵就不會乖」,於是集體慣性用批評、責備、否定的方式對孩子說話,目的就在把孩子的自尊壓低,方便管教與管理。我們都在不斷複製這個模式而不自知,例如我,也經常對女兒脫口說出連自己都很討厭的負面句型,而許多書或文章也愛用「千萬不要……」、「別再……」、「不可做的幾件事」來下標題,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文化的問題。
連續一個月與阿嬤朝夕相處的女兒,面對三不五時丟來的負面句型,她很自然地想保護自己。她會堅持自己的選擇來回應阿嬤的「批評」與「責備」,有時受不了,還會頂回去。也許有人會說:小孩怎麼可以頂嘴?但我也想問:大人為什麼要這樣說話?你傷了人,還要人吞下不生氣?
我們都要重新學說話
跟先生大吵一架後的媽媽,委屈地對我說:「我根本不是在批評啊!」我說:「我知道,他不該這樣發脾氣,但是在美國很少聽到人這樣說話,所以他才會誤解。我們都要重新學說話,同樣一件事,用否定句與肯定句來表達,聽起來感覺完全不同。例如『妳的羊奶為什麼還沒喝完?』如果改成『請把羊奶喝完』,聽起來不是順耳多了嗎?」
媽媽點點頭。
文化的影響既深且廣,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會不自覺脫口說出負面造句。幸好我已意識到問題,也懂得學習在話說出口前先在嘴裡停留三秒鐘,篩除負面句,並換成正面句型再說出來(例如直接對孩子說出希望她做什麼,而不是「責怪」她為什麼沒做)。最重要的,我們必須停止複製小時候的經驗,把下意識想要批評、責備、取笑孩子的衝動拿掉,用全新的態度來對待我們的孩子。他們不需經歷自尊被摧毀的過程,而是能在支持與無條件的愛中,茁壯成為有自信的一代。
這次帶著媽媽一起旅行,和媽媽二十四小時黏在一起的生活讓我重溫當女兒的甜蜜,然而已為人母的我,在這段日子中看到媽媽對待女兒的方式,某些不愉快的兒時經驗又被勾起,而我最在意的是華人父母的說話方式,我認為這是我們的孩子普遍欠缺自信的原因之一。
負面造句法
媽媽是個很棒的母親,生性樂觀勇敢的她總是盡心照顧我們,一家人感情很緊密。愛孫的媽媽跟女兒也很親密,祖孫倆經常又玩又笑。只不過,媽媽就像許多華人父母,老愛用負面造句法,搞得我們頭快爆炸。
女兒每做一件事,媽媽總愛在旁邊搭話,但內容常是:「又要畫畫!這麼喜歡畫畫!換點別的事情做啊!」、「又畫魚!為什麼這麼喜歡畫魚?」、「又要看這本,妳看不膩喔?」
女兒挑好衣服正要穿,媽媽說:「這件衣服不好看啦,穿這件!」、「又穿這件!妳還有很多衣服沒穿過,換別件穿啊!」
女兒看恐龍書看得入迷,媽媽會在旁邊沒話找話:「又是恐龍!人家女生都喜歡公主,為什麼妳喜歡恐龍?」
祖孫倆在後座唱兒歌,媽媽會糾正:「妳唱錯了啦,歌詞不是這樣的!」
女兒問起這玩具在哪買的,媽媽會回:「上次在海洋世界買的啊,妳忘了喔?」
女兒早餐沒吃完,媽媽一定說:「妳羊奶為什麼還沒喝完?」或「香蕉剝了也不吃!」
女兒自己倒水喝,媽媽在旁邊碎念:「水幹嘛倒那麼多?」
女兒不想吃零食,媽媽會回:「別的小朋友都喜歡吃葡萄乾,妳怎麼不喜歡吃?」
我知道媽媽是單純且沒有惡意的,然而這些話聽起來,怎麼感覺句句是批評、否定、責備與質疑?
負面句型引爆先生的情緒炸彈
我從小就討厭聽到這類句型,這讓人感覺動輒得咎,且不被肯定。整天被這樣的句型轟炸,就算聽了四十年的我也受不了,遑論美式文化出身的先生了。三大一小擠在小露營車裡才一星期,先生開始對我抱怨,一個月後,正在犯糖癮的他因為媽媽對女兒說的一句話,情緒炸彈順勢被引爆了。
剛到錫安國家公園的隔天早晨,女兒丟了張衛生紙進垃圾桶,媽媽隨口說了句:「那衛生紙又沒用過,幹嘛丟?」正在流理台作早餐的先生,被糖癮引爆的情緒瞬間找到出口:「她想丟就丟,為什麼每件事都要批評她?」
媽媽確實不是在批評,她其實只是想告訴女兒:「沒用過的衛生紙不要丟。」但她或許沒看到女兒已經用那張衛生紙擦過鼻涕,卻又用慣常的負面造句法來發問,聽在先生耳裡,自然成了「批評」。
這還是小case,周遭常聽得到的負面句型還有不少:
活該類造句:「你看,剛剛不是叫你不要跑太快嗎,現在跌倒了吧!」、「我不是叫你不要玩這個,你看被你弄壞了啦!」、「又流鼻水了!叫你穿外套你不聽!」、「活該!」
譏笑類造句:「你畫這是小鳥?一點都不像!」、「你看別人都會,你怎麼不會?」、「你說什麼沒人聽得懂!」、「羞羞臉!抹見笑!」
恐嚇類造句:「你再哭就把你丟掉!」、「再不乖我就叫警察來!」、「你再這樣,下次就不帶你出來玩了!」
責罵式造句:「站好啦!」、「不要摸啦!」、「你幹嘛動這個?」、「你豬啊!弄成這樣!」、「怎麼這麼笨?這也不懂!」、「走開啦!不要擋在這邊!」
我熟悉的父母擅長從各個面向摧毀孩子的自尊,且非常吝於讚美與肯定。在這樣的教養方式下長大,誰還會對自己有自信?
難道美國父母不會這樣?
也許人會問:難道只有我們的父母這樣說話,美國父母難道不會嗎?我不敢說沒有,但經過幾個月的觀察,我還真的很少聽到。
或許是因為沒有幾千年傳統文化的桎梏,美國人在親子相處上與我們相差甚多。美國父母多半使用支持性句型(妳畫得很棒!Great job!這球踢得好!),或單純呼應孩子的感受或心情(你盪好高,好快樂喔!你真的很享受畫畫!);如果對孩子有期待,他們會直接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時間到了Let’s go、請坐好),而不是不能做什麼;而更多時候,他們是閉嘴不干涉,讓孩子自在享受喜歡的事。我觀察到的美國親子間很少有劍拔弩張的場面,他們是和諧、彼此尊重且互相獨立的(當然也有令人捏把冷汗的時候)。在被肯定與被支持的環境中成長,難怪美國孩子散發出來的氣質不一樣。
教養文化的集體複製
我沒有怪媽媽,因為我知道媽媽只是在複製童年經驗及傳統教養模式。即便她也身受其害,卻沒有機會跳脫原生環境,客觀判斷好壞。傳統認為「稱讚會讓小孩變得驕矜」、「小孩不罵就不會乖」,於是集體慣性用批評、責備、否定的方式對孩子說話,目的就在把孩子的自尊壓低,方便管教與管理。我們都在不斷複製這個模式而不自知,例如我,也經常對女兒脫口說出連自己都很討厭的負面句型,而許多書或文章也愛用「千萬不要……」、「別再……」、「不可做的幾件事」來下標題,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文化的問題。
連續一個月與阿嬤朝夕相處的女兒,面對三不五時丟來的負面句型,她很自然地想保護自己。她會堅持自己的選擇來回應阿嬤的「批評」與「責備」,有時受不了,還會頂回去。也許有人會說:小孩怎麼可以頂嘴?但我也想問:大人為什麼要這樣說話?你傷了人,還要人吞下不生氣?
我們都要重新學說話
跟先生大吵一架後的媽媽,委屈地對我說:「我根本不是在批評啊!」我說:「我知道,他不該這樣發脾氣,但是在美國很少聽到人這樣說話,所以他才會誤解。我們都要重新學說話,同樣一件事,用否定句與肯定句來表達,聽起來感覺完全不同。例如『妳的羊奶為什麼還沒喝完?』如果改成『請把羊奶喝完』,聽起來不是順耳多了嗎?」
媽媽點點頭。
文化的影響既深且廣,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會不自覺脫口說出負面造句。幸好我已意識到問題,也懂得學習在話說出口前先在嘴裡停留三秒鐘,篩除負面句,並換成正面句型再說出來(例如直接對孩子說出希望她做什麼,而不是「責怪」她為什麼沒做)。最重要的,我們必須停止複製小時候的經驗,把下意識想要批評、責備、取笑孩子的衝動拿掉,用全新的態度來對待我們的孩子。他們不需經歷自尊被摧毀的過程,而是能在支持與無條件的愛中,茁壯成為有自信的一代。
後記:
旅程尾聲,在加州迪士尼回露營地的接駁公車上,坐在旁邊的美國阿公跟女兒打招呼。女兒當時躲到我懷裡,害我有些不好意思。我對女兒說:「打招呼啊!妳害羞嗎?」美國阿公立刻糾正我。他義正詞嚴地說:「別說她害羞!妳這樣說,她真的會變得很害羞!」
謝謝美國阿公幫我上了一堂說話課。
文章取自聯合新聞網
快用EMail訂閱「小富苗」電子報,不再錯過最新兒童理財好文章! |
快按讚 加入小富苗粉絲團,獲得最豐富的兒童教育與理財資訊 |